MY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丁澎

丁澎

约1622—1686

清初诗人。字飞涛,号药园。浙江仁和(今杭州市)人。回族。明初回回诗人※丁鹤年后裔。丁大绶子。少有俊才,能文,顺治十二年(1655)进士。初官刑部,继调礼部郎中,典河南乡试。后以事牵累,谪居塞上5年,吟啸自若。其《白燕楼诗》,在苏杭一带广为流传,“吴中士女,争书衫袖”。在杭参加登楼诗社,诗友号称“西泠十子”,有《十子诗选》。仕宦后在京与张文光等又号称“燕台七子”,有合刻诗集行世。著作有《扶荔堂诗集》、《信美轩诗选》等。今存《扶荔堂诗集选》12卷,存诗640余首;《扶荔词》1卷,收词50余首。所作诗,语多忠爱,无怨诽之意。其词作大都清丽隽永,一往情深,言近指远,语有尽而意无穷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)参预修纂《浙江通志》。所撰《天方圣教序》、《真教寺碑记》两文,曾为米万济《教款微论》一书作序,均收入刘智《天方至圣实录》。与仲弟景鸿、季弟滢,皆以诗名,人称“盐桥三丁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太祥

    即“高泰祥”(1916页)。

  • 锡珍

    ?—1889清朝大臣、蒙古族文人。蒙古镶黄旗人。额勒德特氏。字锡卿。两江总督壁昌子。同治七年(1868)进士。改翰林院庶吉士。十年(1871),散馆授编修。十一年后历任侍讲、日讲起居注官、咸安宫总裁。

  • 至顺造铜炮

    热兵器之一。元至顺三年(1332)铸造的火炮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炮之一。1935年在通县出土,铜炮6.94公斤,长35.3厘米。炮口径10.5厘米,炮筒中部盖面有“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,绥边讨寇军,第三百

  • 巴嘎

    ①蒙古语音译,意为“队”或“群”。由在一定地区内游牧的50—60户组成,为清代蒙古旗下基层组织,其首领称达鲁嘎,执行行政任务,特别是收税和分派徭役等。解放初内蒙古自治区牧区仍作为苏木之下的基层单位。不

  • 别吉

    见“别乞”(3) (1069页),“妣吉”(1260)页。

  • 萨冈彻辰洪台吉

    见“萨囊彻辰洪台吉”(2015页)。

  • 沙克都尔

    ①(?—1677)清代蒙古王公。四子部落人。博尔济吉特氏。元太祖※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,多罗郡王※鄂木布孙,巴拜长子。康熙三年(1664),袭札萨克多罗达尔汉卓哩克图郡王。十四年(1675),驻

  • 固噜思奇布

    ?—1658清初将领。蒙古族。喀喇沁部人。乌梁罕(兀良哈)氏。元臣济拉玛(又作者勒篾)十四世孙(据《藩部要略》;另据《蒙古游牧记》作十五世孙)。苏布地子。天聪三年(1629),随父归后金。八年(163

  • 大拂涅

    见“拂涅部”(1375页)。

  • 龙上登

    明代云南临安府教化三部土官。哈尼族。勤学聪敏。明万历时(1573—1620),赴京,授教化三部长官司长官。逗留京师,遍访名宿,学成归来,兴学校,建文庙,经其倡导,汉族文化在六诏山区广泛传播,使当地哈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