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丁启濬

丁启濬

清朝官吏、文史家。字亨文。号哲初,又号蓼初。福建晋江(今属泉州市)人。回族。万历十六年(1588),由德化(今江西九江)中举。二十年(1592)登进士。历宝庆(治在湖南邵阳市)、杭州二府推宫,办事精详,迁户部主事。转吏部文选司主事,晋考功员外,掌官吏考课黜陟。后擢翰林院提督、四译馆太常寺少卿。调南京太仆少卿。因阉党势烈,未几辞官归德化。崇祯元年(1628),复为南京太仆正卿,迁刑部左侍郎,兼理都察院。参预治裁魏忠贤、崔呈秀阉党,将诬害东林党之苏州织造太监,革职充边。阉党案告竣,以病归居德化,体恤民情,周济贫民,积谷便民,倡修道路,请增科额等,士民建生祠祀之。生平手不释卷,谙习历代沿革典故,卒年66岁,追赠刑部尚书,赐祭葬荫子。著有《哲初诗集》、《平圃文集诗集》等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智升

    宋代云南大理国大臣。白族。大理人。※高方后嗣。高方助段思平灭杨氏大义宁国建大理国有功,被封为岳侯,世领巨桥(今云南昆阳),高氏遂成为大理国仅次于段氏的贵族和权臣,且权势日重。宋仁宗嘉祐八年(1063)

  • 哈剌讷兀惕

   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。又译哈剌那惕。※弘吉剌部分支之一。始祖为秃速不答兀忒之长子合剌讷惕。参见“弘吉剌”(644页)。

  • 启运书院

    清代呼和浩特早期的官学。雍正元年(1723)建立。地址在归化城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)南柴火市街。是教育蒙古贵族子弟的学校,除学习满、蒙、汉语文外,兼学骑射,以造就文武兼备的人材。学生结业后,选拔通晓满、

  • 东北夷

    古代对我国东北地区诸族的泛称。东北,即我国东北部地区的简称,范围因时代不同有大小之别;夷,通指“东夷”,即我国东部地区的诸少数民族,所指也因时代不同有异。分布在松花江、黑龙江中下游流域的※肃慎族,刘宋

  • 土尔扈特汗国

    国名。17世纪30年代建于伏尔加河下游。17世纪20年代末,土尔扈特部长※和鄂尔勒克,因四卫拉特内部不睦,牧地紧张,率众5万户,自塔尔巴哈台(今新疆塔城地区)西越哈萨克草原,至额济勒河(即伏尔加河)下

  • 御史按行道

    元代驿站名。为大都(今北京)至上都(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)的4条驿路之一。从大都出发,经顺州(今北京顺义县),东北行70里至檀州(今北京密云县),再东行70余里至古北口,北行56里至青松,又50

  • 东北通史

    书名。金毓黻(1887—1962,字静奄,号千华山民)著。书成于1941年,凡6卷,有国立东北大学研究室丛书本和1976年台北洪氏出版社本。是书始上古,迄元末,分39章。卷1《总论》,5章,分述东北一

  • 琦善

    约1790—1854清朝大臣。满洲正黄旗人。博尔济吉特氏。都统成德子。字静安。袭侯爵。嘉庆间,历任按察使、布政使、河南巡抚。任内,于南阳筑马营坝防汛,因堵御不速革职。道光五年(1825),擢两江总督,

  • 蜀河卫

   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。嘉靖(1522—1566)间设。《满洲源流考》改作苏尔河卫,并说清代有苏尔河在黑龙江城(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县南爱辉老城)东南入黑龙江。

  • 卧杜玛发

    萨满教神祗之一。赫哲语音译,意为“风神”。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。赫哲族旧时民间认为,风是从地裂缝中出来的,由风神主宰,风神住在东方的地洞里。求刮风时,人们便向东方烧香叩头,或请萨满祈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