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印洲
印一作昂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大江中。周十五里。相传晋元帝渡江牧马于其处,故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)侯景之乱,台城被围,前南兖州刺史南康王会理等“众合三万,至于马印洲”援之,即此。
印一作昂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大江中。周十五里。相传晋元帝渡江牧马于其处,故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)侯景之乱,台城被围,前南兖州刺史南康王会理等“众合三万,至于马印洲”援之,即此。
文体名。亦称绿章。道教徒在斋醮仪式上写给天神的奏表。一般为骈俪体。唐李肇《翰林志》:“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,用青藤纸书朱字,谓之青词。”后成为一种文体。明时道教盛行,每逢有关节日或遇天灾,在著名宫观建
?—535北魏代(治今山西大同东北)人,原名冀归,字承业。鲜卑族。初为孝文帝前将军。宣武帝以为扬州刺史、都督淮南诸军事。孝昌二年(526),奉令镇压鲜于修礼,战败免官。复除雍州刺史。孝庄帝时,迁司徒公
战国时楚国竹简。1951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400号楚墓。墓曾被盗,具二椁二棺,属战国晚期墓。所出竹简共三十八支,皆残断,最长者仅13.2厘米,宽度皆在0.7厘米左右。墨书文字,字数最多的一简
官名。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改原元士而置。初置给事中八十一人,因与古元士数相合,名之元士。后复以六科为政事本源,改元为源。二十四年复名给事中。
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为中书门下属官,总领中书门下五房公事,位在堂后官之上。元丰改制废。
杂志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四月二十日(1907.5.31)在广州创刊。旬刊,从第七期改为周刊。黄世仲、欧博明等编撰。鼓吹反清民族意识和民主革命,设时评、杂文、戏曲、小说等栏目,用广州方言撰写。
1034—1108北宋开封(今属河南)人,字厚卿。举进士,调蔡州观察推官。以欧阳修荐,判吏部南曹,历荆湖北路转运判官、提点刑狱兼提举常平等事。时方推行王安石新法,他平心奉法,而列其弊端上奏。擢修起居注
战国时由魏国发起的诸侯会盟。时魏国“拥土千里,带甲三十六万”,魏惠王准备“以十二诸侯,朝天子以西谋秦。”秦孝公恐,遣商鞅入魏游说魏惠王,建议他除号令宋、卫、邹、鲁等小国外,北面争取燕国,西面争取秦国,
书名。一作《相国邺侯家传》。唐李繁撰。十卷。繁,邺侯李泌子,文宗大和中,获罪下狱当死,因恐泌功业不传,乞纸笔于狱吏,写成传稿。已佚。《资治通鉴考异》有征引。陆楫《说海》所收《邺侯外传》乃后世伪撰,非繁
①魏、晋、南北朝及隋代指边境贸易。又称“互市”。三国时,敦煌太守仓慈出府中物与西域杂胡共交市;鲜卑轲比能帅乌桓等三千余骑,驱牛马七万余口交市,此为民族间官方之市易。东晋时,石勒与祖逖书,求通使交市,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