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饮军池

饮军池

在今广西宜州市南。相传宋景德间,宜州军校陈进叛,曹利用讨败之,尝饮军于此,因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彝殷

    ?—967五代时党项人。后唐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超弟。清泰二年(935)彝超卒,被推为留后,受末帝封为节度使。历官晋、汉、周三朝,累加至宋太傅,兼中书令,封西平王。曾附北汉。宋建隆元年(960),遣使

  • 孝黎

    又称遐黎。黎族支系之一。孝为黎语的汉字音译,意为住在外围地区的人。是黎族人口最多的一支。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南部丘陵和各地,其内部又分三支群:居住乐东盆地的罗沃孝群;分布岛西南海岸丘陵地区的孝炎群;散处南

  • 南府事件档

    档案名称。清代升平署奏折底稿。南府初为吴三桂之子——额驸吴应熊的赐第,在西华门外之南长街口。因该地在宫城之南,遂称南府,也称“驸马府”。清圣祖平定三藩之乱后,令太监等在南府中排演戏文,至乾隆时更为盛行

  • 司马威

    ?—301晋宗室。字景曜,小字阿皮。初嗣河间王司马洪。太康九年(288),嗣义阳王望。凶暴无操行,谄事赵王伦。伦将篡位,使与黄门郎骆休逼惠帝,夺玺绶,得为中书令。伦败被杀。

  • 转般法

    即“转般”。

  • 仓部郎中

    官名。(1)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期与“仓部郎”互称,为仓部曹长官。唐代置为尚书省民部(户部)仓部司长官,员一人,从五品上。高宗、玄宗时曾随本司改称司庾大夫、司储郎中,旋皆复旧。唐中期后多以他官为出纳使,渐

  • 南蕃海舶

    即“蕃舶”。

  • 金部

    官署名。魏、晋、南北朝为尚书省诸郎曹之一,设郎(郎中、侍郎)为长官,隶度支尚书。北魏前期置为尚书曹,设尚书、长、郎等官,孝文帝改制后仍为郎曹。掌审核全国库藏钱帛出纳帐籍、钱币铸造及有关度量衡的政令。隋

  • 都史

    胥吏名。宋政和三年(1113),董正州军胥徒府史之名,废子城使等职名,改置都史、副史、介史、公皂、衙皂、散皂、上隶、中隶、下隶。

  • 元结

    719—772唐河南鲁山人,字次山,自称元子,又号漫叟、聱叟等。北魏拓跋(元)氏后裔。少师族兄元德秀。天宝进士。乾元二年(759)苏源明荐之,至长安,上《时议》三篇,陈述兵势。肃宗授山南道节度使参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