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擒虎
隋河南新安人,原名豹,字子通。少慷慨,有胆略。仕北周,历任新安太守,永、和二州刺史,数挫陈军。入隋,拜庐州总管。开皇九年(589),大举攻陈,为先锋,率五百人渡江至采石(今安徽当涂北),自南路直取建康,执陈后主。进位上柱国。以曾纵兵掳掠,未能加爵,官至凉州总管,守卫边境。后征还京,病卒于大兴。
韩擒虎
隋河南新安人,原名豹,字子通。少慷慨,有胆略。仕北周,历任新安太守,永、和二州刺史,数挫陈军。入隋,拜庐州总管。开皇九年(589),大举攻陈,为先锋,率五百人渡江至采石(今安徽当涂北),自南路直取建康,执陈后主。进位上柱国。以曾纵兵掳掠,未能加爵,官至凉州总管,守卫边境。后征还京,病卒于大兴。
韩擒虎
爵名。战国秦置,为二十等爵第十一级。庶长,意即众列之长。秦、汉因之。汉景帝、武帝曾赐中二千石爵右庶长。
222—285西晋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,字元凯。司马昭妹婿。初为尚书郎。泰始中,守河南尹,转秦州刺史,再拜度支尚书。在任七年,损益万机,朝野称美,号“杜武库”。咸宁四年(278),拜镇南大将军
一种贮藏粮食的库房。周代已使用。《诗经》:“曾孙之稼,如茨如粱。曾孙之庾,如坻如京。乃求千斯仓,乃求万斯箱。”
清代官缺之一种。即由八旗充任的武职官缺。如侍卫处、八旗在京各营、各省驻防,以及銮仪卫除汉銮仪使外皆是,由满洲、蒙古及汉军各旗分任。
即“陉”。
周代国名。即“息”。
学校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由美国基督教各教会在南京设立的汇文书院等教会学校合并而成,推包文(Arthur John Bowen,1873—?)为校长,文怀恩(John Elias Willia
729—785唐渤海靺鞨人,本姓茹。其先徙幽州,父为朔方部将,以战功赐姓李。少从军,武艺壮勇,从郭子仪征战,累迁朔方军都虞候。执军法甚严,不贷亲属,为子仪所倚重。大历十三年(778),兼邠、宁、庆三州
仆(僕)官名。西汉置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中太仆掌皇太后舆马,不常置也。”或冠以长信、长乐宫名。东汉因之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长乐又有卫尉,仆为太仆,皆二千石,在少府上。其崩则省,不常置。”
历(曆)古历名。明元统将《授时历》改编,去掉岁实消长,以洪武十七年(1384)天正冬至为历元,基本天文数据和计算方法仍用《授时历》,调整原来篇目次序,共得四卷,称《大统历通轨》。《明史·历志二》将《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