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青门

青门

①一作青城门。西汉长安城霸城门的别称。因此门为长安城东面三门中南首一门,东方于五色属青而得名。因景帝元年(前156)有青雀群集于门上,一称“青雀门”。又因门上有绮丽的木刻装饰,又称“青绮门”。②唐代诗人借用西汉旧称,通称当时长安东面三门(自北而南为通化门、春明门、延兴门)为青门。如许景先《折柳篇》:“春色东来渡渭桥,青门垂柳千百条”,青门指通化门,门近东渭桥。李洞《送人归觐河中》:“青门冢前别”,青门指春明门,门外有汉萧望之墓。李商隐《乐游原》:“春梦乱不记,春原登已重;青门弄烟柳,紫阁舞云松”,青门指延兴门,春原指门内乐游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廉丹

    ?—22西汉京兆尹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。新莽时任中郎将。天凤三年(16),以宁始将军与庸部牧史熊击句町。后更名更始将军。地皇三年(22),与太师王匡率众十余万人残酷镇压青、徐地区农民起义,百姓为之

  • 鲁陈城

    见“柳中”。

  • 外匠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设外匠中士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瓜蔓抄

    明成祖朱棣夺位后诛戮建文诸臣之手段。因残酷诛戮,妄引株连,如瓜蔓之伸延,故名。初因建文四年(1402),朱棣攻占南京后,左佥都御史景清行刺未遂,朱棣下令夷其九族,尽掘其先人冢墓。又籍其乡,转相攀染,至

  • 厄鲁特蒙古

    又称额鲁特蒙古或卫拉特蒙古。清代对西部蒙古诸部的总称。国外学者泛称为“卡尔梅克”。其先系蒙元之斡亦刺,明之瓦剌。初分布于锡尔锡德河与叶尼塞河上游。经长期融合和吸收周围突厥语各族及东蒙古诸部成分,至明末

  • 堂阳县

    西汉高帝十一年(前196)封孙赤为堂阳侯,以在堂水之阳得名。属巨鹿郡。景帝中六年(前144)改为县。治今河北新河县西北。更始二年(24),刘秀自信都攻取堂阳,即此。东汉属安平国。西晋废,后复置,北魏改

  • 农政院

    ①见“大司农司”。②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八年(1281),以大都、南阳、真定等处屯田孛兰奚总管府改置,掌农桑、水利事务。设官六人。二十年,改务农司。

  • 浒墅关监督

    官名。清代户关监督之一。顺治二年(1645)设,为浒墅榷关之主官。大关在苏州府和长洲浒墅地方。掌理征纳货税、船料及牲畜税。雍正二年(1724)改由苏州织造兼充。

  • 安北大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晋置,安北将军资深者得为此职,职掌同安北将军。二品,禄赐与“特进”同。十六国汉刘聪时,赵固曾任之,统兵攻晋。历代皆不常置。南朝宋二品,梁、陈皆较安北将军进一阶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二品

  • 太祝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掌郊庙赞祝,祭社衣服等,设令、丞为长贰,隶太常寺。隋初沿置,于令、丞下设太祝员二人。大业三年(607)罢署,留太祝员八人,属太常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