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“三史科”。
?—1725清汉军镶黄旗人。年遐龄女(一作义女),世宗皇贵妃。原为雍亲王侧福晋。雍正元年(1723)封贵妃。三年进皇贵妃,旋病卒。谥敦肃。
书名。近人罗振玉撰。三集。收入罗氏生前已刊、未刊著述十五种并附录数种。甲集收自传《集蓼编》等,附录《家传》、《行述》、《著作总目》。乙集收《大云书库藏书题识》等。丙集收《松翁賸稿》、《宸翰楼所藏书画目
1851—1912湖南湘潭人,本姓黄,字寄禅,曾燃二指以供佛,故号八指头陀。清同治七年(1868)在湘阴法华寺出家。嗣法于长沙岳麓山寺笠云,历住衡阳罗汉寺、衡山大善寺、长沙上林寺、宁波天童寺等。191
?—89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。母郭后。建武十五年(39),封淮阳公。十七年,进爵为王。性骄奢,待下严酷。明帝永平年间,被人告发造作图谶,祠祭祝诅。徙为阜陵王,心怀怨望。章帝建初年间,复被告发图为逆谋,再
官署名。明迁都北京后,于南京置。设卿一人,少卿一人,典簿一人,博士一人,协律郎二人,赞礼郎七人,司乐二人。下设各祠祭署。天、地坛奉祀一人,祀丞一人;山川坛、耤田奉祀一人;祖陵奉祀、祀丞各一人。皇陵奉祀
三国时略阳清水氐王的称号。东汉末,略阳清水氐大帅杨驹(或作杨腾)迁居仇池山(在今甘肃成县西),山顶方圆百顷,故名。三国时,驹之后代杨千万被曹魏封为百顷氐王。
原名《中葡和好通商条约》。葡萄牙在英国支持下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。光绪十三年十月十七日(1887.12.1),由清政府代表奕劻、孙毓汶与葡方代表罗沙(Thomas de Souza Roza)签
官名。三国魏置,两晋、北魏沿置。设于郡国产盐处,掌盐政。东晋时王允之以建武将军、钱唐令领之。魏、晋六品,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又名清流派。清光绪年间统治集团内部政治派别之一。主要成员有李鸿藻、张佩纶、张之洞、黄体芳、陈宝琛、宝廷、邓承修、张謇、文廷式、黄绍箕、盛昱、丁立钧等操守稍廉之官僚、文人和名士。常聚集于北京松筠庵,纠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