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世师
隋武威(今属甘肃)人。阴寿之子。多武艺,以功臣子为仪同,累迁骠骑将军。炀帝即位,任张掖太守。因反击吐谷浑和党项有功,升武贲郎将。炀帝再攻高丽,兼涿郡留守,领兵镇压农民起义军,迁楼烦太守、左翊卫将军。后与代王杨侑留守京师。李渊起兵,攻入长安,被执杀。
隋武威(今属甘肃)人。阴寿之子。多武艺,以功臣子为仪同,累迁骠骑将军。炀帝即位,任张掖太守。因反击吐谷浑和党项有功,升武贲郎将。炀帝再攻高丽,兼涿郡留守,领兵镇压农民起义军,迁楼烦太守、左翊卫将军。后与代王杨侑留守京师。李渊起兵,攻入长安,被执杀。
元末河南南阳、邓州与陕西商州等处的地主武装。自称“义兵”,因以兽皮为矢囊,状如瓠,号毛葫芦军。至正十四年(1354)五月,元置南阳邓州等处毛葫芦义兵万户府,免其军人差役,用以镇压农民起义。
明代盐商之一种。亦名坐司大商。拥有巨资,低价收买囤积边商盐引,待可支盐时,再倍价转卖与内商,每引可获利八、九钱。所收盐引多者数十万,少者数万,每岁巧赚白银几万乃至几十万两,为明代商人中实力最雄厚者。
在今福建建阳市西书坊。南宋时与麻沙镇并为印书业中心,号称“图书之府”(祝穆《方舆胜览》)。明代仍“比屋皆鬻书籍,天下客商贩者如织”(嘉靖《建阳县志》)。清以后衰落。
官名。尚书省外兵曹长官通称,亦称外兵郎中。三国魏始置,属五兵尚书,六品。西晋太康中分设左、右外兵郎。东晋、南朝并为一官,晋、宋六品,梁五班,陈四品,秩六百石。北魏与左、右外兵郎并置,属七兵尚书。太和十
金契丹人。徙居霸州(今属河北),为霸州平曲水寨管民官。蒙古木华黎攻金,归降。任千户、汉军都统、左监军,与吾也儿分领锦州红罗山、北京东路汉军二万。后从征山东、山西。元太祖十六年(1221),任霸州等路元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昔阳县置。治今河北晋州市。属廉州。大业时属赵郡。唐贞观初属定州,大历后改属恒州(镇州)。宋改属祁州。元为晋州治。明初废县入州。
官阶名。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)改武显大夫设,为武职正二品之封赠。参见“武职封赠”。
全名中华民国旅沪志愿决死团,后改名中华民国游击志愿决死团。清末革命军事团体。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四日(1911.11.14)由何海鸣、胡仰、卢保三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,总代表为陈血岑。其宗旨为“牺牲性命,早
官署名。南宋孝宗时有御前弓马所,后罢。开禧二年(1206)复置,以御前弓马子弟所为名。设提举官一员,干办官二员,并兼押教官,招募现在军、离军兵官及品之官家或良家子弟,不限有无官资或武举有学籍生员,年在
即“夏惠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