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秋监
官署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内侍省置,掌后宫事务。以令、少令为长贰,与寺丞并改以士人充任。下设内承奉、内承直,皆任用宦者。领掖庭、宫闱、奚官等三署,并参用士人。后又置内谒者官。唐武德四年(621)改称内侍监。
官署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内侍省置,掌后宫事务。以令、少令为长贰,与寺丞并改以士人充任。下设内承奉、内承直,皆任用宦者。领掖庭、宫闱、奚官等三署,并参用士人。后又置内谒者官。唐武德四年(621)改称内侍监。
书名。清末著名奏折。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(1901.1.29)清政府谕令中外大员就变法事宜提出建议,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遂会衔连上三道奏折。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一折就兴学育才提出四条建议:
商代诸侯(见殷墟甲骨文)。据武丁时卜辞,当与画(今山东淄博旧临淄西南)相距不远。或说即郳(今山东滕州北)。
又译失力哥、失儿古额秃、帖柳兀秃。蒙古八邻氏。泰赤乌部属民,与其子阿剌、纳牙阿投奔成吉思汗。蒙古建国,为千户功臣之一。元太宗八年(1236),受封河间路临邑县五户丝户一千四百五十。
李锦、高一功领导的明末大顺农民军余部联明抗清后的称号。永昌二年(顺治二年,1645)李自成牺牲后,李锦和高一功屡拒清廷招降,率领大顺军余部主力三十万众南移至澧州,与南明将领何腾蛟、堵胤锡达成联明抗清协
?—341又名乌路孤。西晋时铁弗匈奴部首领。原居新兴(治今山西忻州)北。永嘉四年(310)晋并州刺史刘琨与鲜卑拓跋部大破其众,遂西徙朔方,附汉刘聪。咸康七年(341)为代王什翼犍击破。
1767—1796清湖北来凤人。初从陈泰习白莲教,传徒四千余人。嘉庆元年(1796),与胡正中等起于来凤,聚众数万,攻县城未克,遂据守旗鼓寨。旋寨破,突围时被俘遇害。
元渤海(今山东滨州)人。袭父官为右卫干户。英宗时,出入禁中。英宗遇害,不出仕。致和元年(1328)泰定帝死,从燕帖木儿拥立文宗,以功升礼部尚书。后历任长宁寺卿、安丰路总管、寿福府总管等。
①捍防守御据点。北魏于各地置,地位与州等同,以镇都大将或镇将为长官,下设副将、监军及长史、司马、录事参军等属,不置州郡的西、北地区则兼统军政、民政;与州郡并置地区仅掌军政,若兼所在州刺史则仍兼掌军政、
清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二十三日(1898.5.13)铁路总公司督办大臣盛宣怀与英国怡和洋行代表在上海签订。凡二十五条。主要内容:中国借款三百万镑,由英国公司建造沪宁铁路,年息四厘,五十年为期;以浙宁、沪
官署名。元代置,属户部。掌漕运之事。世祖中统二年(1261),初立军储所,寻改漕运所。至元元年(1264)立漕运司,十二年改都漕运司,十五年罢漕运司,以其事隶行省。十九年改京畿都漕运使司。二十四年,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