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金齿蛮

金齿蛮

又称金齿。为唐、宋时对今傣族先民中一部分的他称,自称为傣。最早见于唐代《蛮书》:“金齿蛮,以金镂片裹其齿……以为饰。”与银齿蛮、黑齿蛮、绣脚蛮、绣面蛮为同一部落集体。或说由汉、晋时之鸠僚演变而来。主要居于南诏之永昌、开南二节度辖境内(今云南保山地区南部、西部,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大部,临沧地区东部、西部和思茅地区);镇西节度辖境(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相连地带,缅甸克钦邦与掸邦相连地带)亦有。与同区域之朴子蛮(今布朗族、德昂族先民)、望蛮(今佤族先民)、和蛮(今哈尼族先民)等相杂居。定居,从事犁耕农业,善纺织、冶炼金属。元代又称百夷,或金齿百夷,曾置安抚使、宣抚使司,后并入大理金齿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。明代统称百夷,金齿之称渐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熟户

    中国历史上对邻近汉人或与汉人杂居的少数民族居户之称谓。以其受汉文化、风俗、习惯影响较大,故称。如唐末迁居于陕甘地区的党项部落,凡临近汉族地区或入居州城与汉族杂居者,受汉族影响较深,主要从事农业、手工业

  • 沅南县

    东汉建武二十六年(50)置。因在沅水之阴得名。县城乃上年马援征武陵五溪蛮时所筑,在今湖南桃源县东北。属武陵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并入武陵县。

  • 陈虬

    1851—1903清浙江瑞安人,祖籍乐清。原名国珍,字志三,晚号蛰庐。举人出身,后屡试不中。光绪十八年(1892)撰成《治平通议》,主张变法自强,认为立国在富,御夷在强,提出设官钞、定国债、开新埠、垦

  • 连城县

    元至正六年(1346)以莲城县改名。治今福建连城县。属汀州路。明、清属汀州府。

  • 武懿宗

    唐并州文水(今山西文水东)人。武则天族侄。初为司农卿。天授元年(690),封河内郡王。历迁右金吾卫大将军。受诏审判大狱,王公大臣多陷于罪。万岁通天二年(697),审*綦连耀谋反案,广引朝士,族诛宰相李

  • 闲闲老人滏水文集

    书名。金赵秉文撰。二十卷。秉文号闲闲老人。集中一些诗赋、策诰和碑铭,曾为《金史》编者参考引用。通行《四部丛刊》本。另有《九金人集》本,增“补遗”一卷。

  • 亲输法

    清征税方法之一,即自封投柜。

  • 张瑴

    即“张觉”。

  • 者连怯耶儿

    即“折连怯呆儿”。

  • 左选侍郎

    官名。宋神宗元丰改制,吏部设侍郎左选,若命他官兼掌,则称左选侍郎。参见“侍郎左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