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鄢陵君

鄢陵君

战国时楚国封君。为楚顷襄王近臣。封邑在鄢陵(今河南鄢陵西北)。大夫庄辛曾言于楚顷襄王曰:“君王左州侯,右夏侯,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,专淫逸侈靡,不顾国政。”见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船

    船名。中国古代优秀木船船型之一。广东建造,主要航行于南洋航线。特征是头尖体长,吃水深,梁拱小,甲板脊弧不高。其制下窄上宽,状若两翼。船体用坚硬的铁栗木制成,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与隔舱板构筑,纵向强度依

  • 高观国

    南宋绍兴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字宾王,号竹屋。与史达祖友善,常相唱和。著有词集《竹屋痴语》,风格清新婉丽,甚为张炎所推崇。高牟翰 即“高模翰”。

  • 莱芜县

    ①西汉置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城子村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淄水“东北流径莱芜谷,屈而西北流,径其县故城南。《从征记》曰:城在莱芜谷,……旧说云:齐灵公灭莱,莱民播流此谷,邑落荒芜,故曰莱芜”。汉至晋属泰山

  • 春秋宋邑,后入楚。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。《春秋》襄公十年(前563):公会晋侯、宋公、卫侯等“会吴于柤”,即此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引京相璠曰:柤,宋邑。在今山东微山县东南。《淮水注》又作“݉

  • 外朝

    相传周制天子诸侯皆有三朝:外朝一;内朝二:燕朝、治朝,为国君听政之所。秦至汉初,京师诸官本无内外之分,丞相为百官之长,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。汉武帝为强化皇权,以侍中、常侍、给事中等近臣组成内朝,参与国

  • 木工和建筑工具。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制陶业,同时出现陶锉,用陶土烧制,上有许多尖齿,用来锉削木料。后随着铁制工具的出现和发展,才发展为现代铁制的锉。

  • 膳夫银

    清代生员之助学金。清各省府州县官学之生员称廪膳生,每名由地方政府发银六十两,以助学业,称膳夫银。

  • 安陵

    ①地名。本春秋郑鄢邑(鄢陵邑),战国属魏,称为安陵。在今河南鄢陵县西北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齐宣公四十四年(前412),“伐鲁、葛及安陵”;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;《资治通鉴》:秦王政二十二年(前2

  • 疏勒都督府

    唐羁縻都督府名。约贞观九年(635)置于疏勒。故地在今新疆喀什。隶于安西都护府。约贞元六年(790)后废。

  • 命服

    服饰名。帝王所赐之官服。始于周代。周之官秩,自一命至九命,分为九等。各视其命之数,有一定之制。故将天子按诸侯、大臣爵秩品位所颁赐之制服,谓之命服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君以天子之命服命重耳,敢有安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