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郭晞

郭晞

?—794

唐华州郑县(今陕西华县)人。郭子仪第三子。善骑射,从父征战有功。复两京战最力,累进鸿胪卿。广德二年(764),仆固怀恩叛唐,引吐蕃回纥入寇,加御史中丞,领朔方军援邠州(今陕西彬县),与马璘合破之。建中四年(783),朱泚据长安为乱,他居丧在家,佯喑,噤口不言,寻潜奔奉天(今陕西乾县),投归德宗。迁太子宾客,封赵国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贡院监门官

    官名。宋代考场专设之官员。掌引导举人进入试场,对号入座,并搜检是否怀挟书籍。雍熙二年(985),试诸科举人,始差官员监门。景德四年(1007)礼部试,始以监察御史监贡院门。此后,各类解试亦差有出身官员

  • 宁古塔贝勒

    满语六个贝勒之意。明后期,女真地区各部蜂起,皆称王争长。努尔哈赤曾祖都督福满有子六人,居住苏克素护河(今苏子河)呼兰哈达(今灶突山)下之赫图阿拉(今辽宁新宾境)一带,分据六处:长子德世库在觉尔察地方,

  • 安顺州

    元设州。明洪武时沿置,属普定府。洪武十八年(1385)直隶云南布政司。正统三年(1438)改隶贵州布政司。万历三十年(1602)升军民府。治所在今贵州安顺市,领州三,长官司六。

  • 龙尾道

   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正南升殿阶道。因含元殿屹立龙首原南沿,高出地面10余米,故自殿前培土砌砖,修三条平行斜坡阶道达于地面,各长70余米。中道宽25.5米,两侧道各宽4.5米,距中道间隔均为8米许。坡分三

  • 中英新定条约

    亦称《中英北京协约》,英国通常称《阿礼国协定》。援《中英天津条约》有关条款订立的不平等商约。清同治八年九月十九日(1869.10.23),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等与英驻华公使阿礼国签于北京。凡十六

  • 掖县

    掖一作夜。本春秋莱国地,战国齐夜邑,西汉置县。因掖水为名。治今山东莱州市。为东莱郡治。东汉为侯国,属东莱郡。《后汉书·欧阳歙传》:建武九年(33)“更封夜侯”,即此。西晋为东莱国治。北魏为东莱郡及光州

  • 八奏

    明代礼乐仪式。洪武元年(1368)定祭祀宗庙乐章用。三年定祭祀朝日、夕月乐章均用,二十一年罢。嘉靖中复用,而改夕月为六奏,又定祭祀方丘乐章亦用。如洪武元年宗庙乐章:一、迎神,奏太和之曲;二、奉册宝,奏

  • 史传三篇

    书名。清朱轼等撰。五十六卷,其中《名儒传》八卷,《名臣传》三十五卷,续编五卷,《循吏传》八卷。世多以是书为轼所撰,其实《名儒传》为李清植,《名臣传》为张江、蓝鼎元、李钟侨,《循吏传》为张福昶所撰,又有

  • 寒氏

    一作五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邯郸市西。《左传》定公十年(前500):“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”,即此。

  • (?—653)日本遣隋学问僧。即新汉人旻、僧旻,或称日文。大业四年(608,推古十六年)随遣隋使小野妹子使舶入隋,留居中土十六年。武德六年(623)乘遣唐使犬上三田耜使舶归国。大化改新中任国博士,积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