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瑴
宋建州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,字致刚。政和进士。授安陆府教授,权信阳县尉,自监南康军酒税召为御史台主簿。汴京陷落后,见康王于济州(今山东巨野)。高宗即位,擢监察御史,迁谏议大夫。随至杭州,奏请擢吴中人才以为用。*苗刘之变时,张浚起兵勤王,他遣所亲谢响变姓名,微服为商贾,至平江(今江苏苏州)见浚等,具言城中事;且言当严设兵备,大张声势,持重缓进,使其自遁,无致城中之变。高宗复位,除签书枢密院事。执政甫百日而卒。
宋建州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,字致刚。政和进士。授安陆府教授,权信阳县尉,自监南康军酒税召为御史台主簿。汴京陷落后,见康王于济州(今山东巨野)。高宗即位,擢监察御史,迁谏议大夫。随至杭州,奏请擢吴中人才以为用。*苗刘之变时,张浚起兵勤王,他遣所亲谢响变姓名,微服为商贾,至平江(今江苏苏州)见浚等,具言城中事;且言当严设兵备,大张声势,持重缓进,使其自遁,无致城中之变。高宗复位,除签书枢密院事。执政甫百日而卒。
古代用于关卡通行证明的官文书。汉代称传,但东汉郑玄时已有过所之名,魏、晋、南北朝时有广泛使用过所的记载。唐制,凡欲过关津者,“先经本部本司请过所,在京则省给之,在外则州给之。虽非所部,有来文者,所在给
官署名。清代工部所属之办事机构。顺治元年(1644)置。十六年裁归内监局,本年改归工部。初以虞衡司员额管库事,乾隆十九年(1754)改为制造库郎中,设满洲二人、汉一人。下设司库、司匠各二人,库使二十二
科举考试制度之一。唐代州县考试后,地方官会同僚属,请中举者赴宴。宴会上陈列俎豆,备具管弦,牲用少牢,行乡饮酒礼,歌《鹿鸣》之诗,称鹿鸣宴。宴后,举子与上计吏同赴京师,参加礼部考试。宋代各级考试放榜后,
清代宗室十四等封爵之第四等,位郡王之下,多罗贝勒之上。郡王嫡子奉特旨始得封为长子,为郡王爵位的指定继承人。
官署名。辽代置。南面官,掌南面政令之发布及铨注任命州县录事参军、主簿以下官。始置于天禄四年(950),重熙十二年(1043),改称中书省。
清江苏苏州人,原姓邹,又称顾亲娘。顺治、康熙年间制砚巧匠,所制之砚,圆活而肥润,古雅而华美,效明代铸造宣德香炉之意,镌琢之妙,当时无其匹者。
官署名。元代置。秩从三品,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,掌洮州(今甘肃卓尼)军民政务。置达鲁花赤一员,元帅二员,知事一员。
唐武德四年(621)改湓城县置,以在浔水之阳得名。治今江西九江市。江州及浔阳郡先后治此。五代南唐改为德化县。
又作普耳。地名。在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洱镇。明属车里宣慰使司。清置宁洱县,为普洱府治。
即“白彦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