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公
左、右拾遗的别称。
左、右拾遗的别称。
隋唐瓷窑。唐代盛产黄釉瓷及黑釉瓷。窑址在今安徽淮南。
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。佛教名词。指不能用语言和思维来表达的最高精神本体。认为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“假相”,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“常住不变”之真实相状,故名。《成唯识论》以为与“真
南宋眉州丹棱(今属四川)人,字叔融。魏了翁尝跋其父墓志铭,称百川始欲以绍熙元年(1190)葬其父,而牵于阴阳拘畏之说,至嘉定二年(1209)始成葬。则当为光宗、宁宗时人。好学不辍,终老布衣。著有《太平
一作白斡耳朵。斡罗思史料作蓝斡耳朵或青帐。为钦察汗国东半部藩国的宫帐。术赤长子斡儿答及其后裔继承额尔齐斯河以西、花剌子模以北、乌拉尔河以东分地,首城为昔黑纳黑(位于锡尔河下游),宫帐称白帐。藩国习称白
书名。南宋朱熹、黄榦等撰。初名《仪礼集传集注》。今本凡三十七卷、续二十九卷,共六十六卷。朱熹“以《仪礼》为经”,而将“《礼记》及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,皆以附于本经之下”(《乞修三礼札子》),兼采后
1764—1799清四川东乡(今宣汉)人。巫师出身,以禳灾治病为生。乾隆五十七年(1792)拜冷天禄为师,习白莲教。嘉庆元年(1796)与冷天禄等率众七百余人起事于东乡莲池沟,旋与徐天德共破东乡城。各
1057—1121北宋成都双流(今属四川)人,字子常。邓绾子。熙宁进士,为汝阳主簿。绍圣中,为国史院编修官,撰修《神宗史》。元符二年(1099),迁起居舍人。徽宗初,力荐蔡京为相。进中书舍人、给事中兼
684—762唐高州良德(今广东高州东北)人。冯盎曾孙。因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而改姓。圣历元年(698),入宫为武则天宦官,与武三思相交,又倾心附结临淄王李隆基(玄宗)。开元初,从玄宗杀太平公主,为右监
清安徽贵池人,字禹铸。康熙武举人。钻研医术甚有成效,尤擅儿科,精小儿推拿正骨复位之术,为后世所传。亦善治小儿惊风症。著有《幼科铁镜》。
全称《重详定刑统》、《重定刑统》,简称《刑统》。宋重要法典。建隆三年(962),因《大周刑统》条目浩繁,且有法意不明之处,不便使用,命判大理寺窦仪及苏晓主持修订。乾德元年(963)成书。除以《大周刑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