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通几(幾)

通几(幾)

明末清初方以智用语。意指哲学。源出《易·系辞上》:“惟深也,故能通天下之志;惟几也,故能成天下之务。”《物理小识·自序》:“寂感之蕴,深究其所自来,是曰通几。”提出“寓通几于质测”即寓哲学于科学之意。参见“质测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玛尼全集

    亦称《玛尼宝训》。书名。分上下两卷。上卷三百七十七叶,下卷三百三十一叶。作者说法不一,一说上卷作者为珠脱约椘,一说下卷作者为娘尼玛约。约成书于十三世纪。全书托言讲述松赞干布生平,实则以较多篇幅,用宁玛

  • 孔子纪年

    清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纪年法。康有为等主张变法当改元。在《中外纪闻》载《中西纪年比较表》,标明“海外以教纪年”,表示学习西方以耶稣降生纪元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在上海发刊《强学报》,以“孔子卒后

  • 半两

    秦及汉初铸币。铜质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秦兼天下,币为二等,黄金以溢为名,上币;铜钱质如周钱,文曰‘半两’,重如其文。”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,文曰“半两”,即十二铢,实际重量不一。高祖时民间私铸“荚钱

  • 青回回

    见“蓝帽回回”。

  • 见税什五

    秦汉时代地主对租佃农民的一种剥削方式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或耕豪民之田,见税什五。”即佃农要把当年收获物的十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地主(一说以平均年产量计算),其剥削率为百分之百。这种分成租佃制是秦汉时期

  • 齐侯吕伋

    即“吕伋”。

  • 公疏

    明代六科向皇帝奏事的公文形式。即对有关“主德阙违,朝政失得,百官贤佞”等重大问题,联署向皇帝所奏之疏本。惟事属某科,则列某科为首。

  • 关外侯

    封爵名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)曹操始置,十六级爵名,无食邑租税之虚封。三国魏定秩为七品。晋沿之。南朝宋、齐亦置,品秩不详。梁、陈为九品。

  • 元好问

    1190—1257金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,字裕之。兴定进士。历官南阳令、尚书省掾、左司员外郎。金亡不仕,号遗山真隐,以著作自任,欲撰金史。时金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,乃言于张,愿为撰述,既而为乐夔所阻

  • 大驾卤簿

    皇帝大驾出行的车马仪仗制度。西汉以公卿奉引,太仆御,大将军参乘,属车八十一乘,备千乘万骑。属车皆皂盖赤里,朱幡,戈矛弩箙,尚书、御史所载,最后一车悬豹尾。东汉以太仆校驾。历代规模、制度或沿或革,俱载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