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蝗法令。北宋熙宁八年(1075)八月颁布的一个治蝗法规,规定:有蝗蝻处,委县令佐躬亲打扑;如地里广阔,分差通判、职官、监司、提举,仍募人得蝻五升,或蝗一斗,给细色谷一斗;蝗种一升,给粗色谷二升,给价
1844—1900清江苏丹徒(今镇江)人,字眉叔。少通经、史。有感于外患日深,专究西学,习拉丁文及英、法、希腊文。光绪二年(1876)随郭嵩焘出国,赴法留学,并任驻法使馆翻译。归国后,为李鸿章幕僚,累
?—1231金女真人,一名志。宣宗贞祐间,从仆散安贞镇压山东农民起义。四年(1216)十二月,累迁行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府事,兼武宁军节度使、徐州管内观察使。兴定中,在两淮地区累败南宋军。元光元年(12
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(1902.4.29)清政府与英国订于北京。在保留英国驻军等特权的前提下,英国将在八国联军之役中占领的京津、津榆并续筑至通州、正阳门及永定门内各铁路交还中国。
官名。清代乐部和声署之属官。乾隆七年(1742)设,三十人。其中本署八人,礼部笔帖式兼充二人,内务府赞礼郎兼充六人,笔帖式及司员兼充十二人,鸿胪寺鸣赞官兼充二人。分掌殿廷朝会乐律及舞仪之事。
初唐文学家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四人以文词齐名,海内称为王杨卢骆,亦号四杰。四人地位低下,仕途坎坷,共同反对因袭南朝齐梁绮丽诗风,在开拓诗歌思想境界,扩展题材领域,探索格律形式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。
官名。(1)隋炀帝始置,为宫廷女官二十四掌之一。隶尚官局,员二人,从九品,与典正为司正之佐。(2)唐太子内官,置三员,从八品,掌文书出入、管钥、纠察推罚,隶司闺。
南宋咸淳元年(1265)改宜州置。治宜山县(今宜州市)。元先后改置庆远安抚司、庆远路、庆远南丹安抚司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复为庆远府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、环江、南丹、凤山、天峨、东兰、河池、忻城和贵
海关名。清道光二十二年(1842)设于宁波。咸丰十一年(1861),聘一名外国人为税务司,归宁绍台道监督。
又译札赤剌、插只来。蒙古部的一支。最早见于《辽史》,作茶札刺、茶赤刺,系辽北面属部。部分部民曾随耶律大石西征。参见“札答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