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六奇
明末清初常州无锡(今属江苏)人,字用宾,号天节子,别号九峰居士。诸生。入清后,曾于顺治六年(1649)、十一年两应乡试不第,从此放弃仕途,教书糊口,蓄意著述。除广泛搜集文字资料外,并访问故老,网罗遗闻佚事。自康熙五年(1666)起,作《明季北略》、《明季南略》两书,缀草四载,誊次二年,至十年始得告竣。两书系按编年次序系统记述明清鼎革史之作。尚著有《南京纪略》、《粤滇纪闻》、《金坛狱案》、《辛丑纪闻》等。
明末清初常州无锡(今属江苏)人,字用宾,号天节子,别号九峰居士。诸生。入清后,曾于顺治六年(1649)、十一年两应乡试不第,从此放弃仕途,教书糊口,蓄意著述。除广泛搜集文字资料外,并访问故老,网罗遗闻佚事。自康熙五年(1666)起,作《明季北略》、《明季南略》两书,缀草四载,誊次二年,至十年始得告竣。两书系按编年次序系统记述明清鼎革史之作。尚著有《南京纪略》、《粤滇纪闻》、《金坛狱案》、《辛丑纪闻》等。
即“完颜宗峻”。
?—646唐汴州开封(今河南开封西南)人,字德芳。郑译子。仕隋,袭爵沛国公、右卫将军。大业末,为文城郡守。降李渊(唐高祖),任太常卿。武德元年(618),初使突厥始毕可汗。次年,处罗可汗立,攻并州,往
唐乐舞名。源出自中亚石国(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)。舞者着红紫五色罗衫,窄袖,锦靴,腰带银蔓垂花,头冠绣花卷檐虚帽,帽上装金铃。白居易《柘枝妓》:“红蜡烛移桃叶起,紫罗衫动柘枝来。带垂细胯花腰重,帽转金
1554—1607明无锡(今属江苏)人,字季时,号泾凡。宪成弟。举万历十一年(1583)会试,十四年始赴殿试,对策语侵郑妃,置末第。会御史房寰疏诋海瑞,偕同年抗疏劾寰,夺冠带还家。后起为国子监博士,迁
?—1857清满洲镶黄旗人,钮祜禄氏,字湘林。嘉庆举人。由兵部笔帖式擢礼部主事,升郎中。道光三年(1823)出为湖南永州知府。后历任甘肃按察使、喀喇沙尔办事大臣、盛京工部侍郎兼奉天府尹。二十三年擢热河
书名。近人马相伯撰。一册。书中多关天主教事之作,间有少数文字议及洋务活动及时局者。有1937年排印本。
1454—1537明山东寿光人,字克正,号清溪。成化进士。除萧山知县,擢御史,出按宣大。正德时官安庆知府。后累擢右副都御史,出抚甘肃,大修边务。官至大理寺卿。嘉靖二年(1523),进刑部尚书。五年致仕
?—1882清湖北江夏(今武汉)人,字铁生。同治进士。授编修,曾为提督河南学政、日讲起居注官。光绪二年(1876)山西遇奇灾,疏请储粮平籴。又畿辅遇旱灾,奏请罢免枢臣,“以回天意”,朝旨将恭亲王奕
又称平齐民。北魏攻南朝宋后所掠徙之山东人户。皇兴二年(468)北魏攻破宋之青、齐二州后,徙守将崔道固及当地士望、民户数百家于魏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西北新城,立平齐郡使之居住,称平齐户,并以崔道固为太守
唐方镇名。乾元元年(758)置浙江东道节度使,简称浙东节度使,治越州(治今浙江绍兴市),领越、睦、衢、婺、台、明、处、温八州。大历五年(770)降为观察使,十四年与浙江西道观察使合并。建中元年(7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