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代爵名。武功爵第五级。武帝时以军用不足,故置武功爵,令民得以钱谷买之。其高爵(第七级以上)得补吏、免役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,先除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官首,武功爵第五也,位稍高,
在今贵州凤冈县南。明万历中,杨应龙叛,攻此寨,为官军所败。
又称《德租胶澳专条》。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胶州湾的条约。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(1898.3.6)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、翁同龢与德国驻华公使海靖(EdmundHeyking, 1850—1915
1269—1322元大名清河(今属河北)人,字复初。早岁游学吴中,后为南行台掾。仁宗时,以太子文学改翰林待制,升直学士、侍讲学士。先后参与编修成宗、顺宗及武宗实录,选《尚书》有关政要者译为蒙文进呈。延
大理段智兴年号(1185—1195)。凡十一年。
三国时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,字仲康。东汉末聚宗族数千家守坞壁以拒黄巾。后归曹操,拜都尉,率虎士宿卫。从征张绣、袁绍。建安十六年(211),操与马超战于潼关,将北渡河,超军攻之,操赖其护卫得免。历任武卫
即“检”。
官名。西汉隶少府,秩六百石。由宦臣充任,官署设在未央宫中,掌管京城附近皇家苑囿,属官有五丞两尉。甘泉、上林等大苑囿别置专官管理,不属钩盾。东汉名义上仍隶少府,管理京城内外园苑中离宫池观,职任颇大,郑众
唐律第四篇名。北齐名婚户律,隋改为户婚,唐因之。即关于户籍、土地、赋税、婚姻等方面的刑法。如脱漏户口,私出家为僧道,祖父母、父母在别籍异财(分家);占田过限,卖口分田,田畴荒芜;违法课赋役,违期输课税
后(後)见“前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