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萧捷三

萧捷三

?—1855

清湖南武陵(今常德)人,字敏南。由武举投军,任千总。咸丰二年(1852)守长沙抵御太平军,迁守备。四年参加湘军,参与攻陷岳州(今岳阳)、武汉、田家镇诸役,升都司。五年湖口之战中,率快船冲入鄱阳湖被困,因水师未溃,晋游击。与陆军夹攻湖口,为太平军击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寿

    ?—1393元末人。参加朱元璋起义军,历官万户、总管。转战南北,积功为横海卫指挥,进都督佥事。时连年北征,与张赫督理漕运。洪武二十年(1387)封舳舻侯。后坐蓝玉党被杀。

  • 吴王夫差剑

    春秋末吴国铸造的青铜剑,上有“攻敔王夫差自作其元用”铭文十字,故名。此种剑除有多件传世外,1976年在湖北襄阳蔡坡十二号战国墓和河南辉县检选铜器时各得一件。辉县一件长59.1厘米,宽5厘米,柄有箍两道

  • 昭仁寺碑

    又称《豳州昭仁寺碑》。今存陕西长武昭仁寺中,石仍完好。唐贞观四年(630)刻。朱子奢撰,书者不具名。楷书四十行,行八十四字。与《等慈寺碑》同为太宗纪念唐开国战死者而立。宋郑樵、明赵崡定为虞世南书,清王

  • 秋女士遗稿

    书名。近人龚宝铨编。辑录秋瑾遗诗一百零九篇,词三十八首,歌一首。清宣统二年(1910)在日本东京出版。

  • 五德将军

    杂号将军统称。五德指智、仁、勇、信、严。南朝梁置智威、仁威、勇威、信威、严威等五威将军,为十六班,代替旧征虏将军;又置智武、仁武、勇武、信武、严武等五武将军,为十五班,代替旧冠军将军。五威将军、五武将

  • 唐蒙

    西汉人。武帝时任番阳令。建元六年(前135),受命出使南粤,得知蜀产枸酱多出市夜郎,遂上书建议开通夜郎道。旋拜中郎将,使夜郎,招致夜郎侯多同及旁小邑归汉。汉于其地置犍为郡,并开辟自僰道至牂柯江道路。

  • 水底鸣雷

    一种触发水底沉雷。明时使用。将雷放密闭的大缸内,沉于水底,上横绳索,置水面下一二寸处,并与雷体内发火装置相连,敌船触绊索,火发雷炸以击船。

  • 伟兀尔

    即“畏兀儿”。

  • 阿史那怀道

    唐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步真孙,阿史那斛瑟罗子。武后长安三年(703)授右屯卫将军,留守碎叶,四年正月袭父爵为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。神龙二年(706)奉诏持节至突骑施牙帐,以娑葛袭怀德郡王。

  • 辽大安七年刻石

    辽碑刻。1956年发现于黑龙江泰来塔子城古城西南隅。碑残。文字自右至左凡十六行,可识者总一百五十五字。碑文有“泰州河堤”、“塔事”字样并四十七个汉姓。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