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州蛮
南北朝时对荆州境内少数民族的泛称。其中宜都、天门、巴东、巴建、默阳、建平诸蛮族,多系廪君种即巴人后裔。
南北朝时对荆州境内少数民族的泛称。其中宜都、天门、巴东、巴建、默阳、建平诸蛮族,多系廪君种即巴人后裔。
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“因陵井以为名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治普宁县(隋改仁寿县,今仁寿县东,唐移今治)。隋大业初改为隆山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为陵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仁寿郡。乾元元年(7
又译合剌赤、郃剌赤。元代对所俘钦察人之称谓。蒙古灭钦察后,迁其部长班都察及族属东来,命掌牧养皇家马畜,搅制马奶酒进奉,色清味美,号黑马乳。蒙古语谓黑为哈剌,因称其族属为哈剌赤。元太仆寺所属各牧场皆有哈
铁路企业。亦称胶济铁路公司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根据《胶澳租借条约》有关条款成立,资本五千四百万马克。次年订立《中德胶济铁路章程》,始修胶济铁路。名义中德合办,但实权操在德人手中,并无华商股份,
①西汉武帝元鼎六年(前111)以白马氐地置。治武都县(今西和县西南)。东汉移治下辨道(今成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和、成县、康县、武都、两当、徽县及陕西略阳、凤县等县地。西晋属秦州。北魏移治石门县(今
?—1631明陕西府谷人。原为定边营逃卒。崇祯元年(1628)率众于府谷起义。与王二农民军合于延庆黄龙山,拥众五千余。后转战陕、甘、晋,称王署官,部属三万余,高迎祥、张献忠曾受其指挥。四年于山西阳城为
又作鄂岭坂或鄂坂、崿岅。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鄂岭坂,在(缑氏)县东南三十七里。《晋八王故事》曰:‘范阳王保于鄂坂。’后于其上置关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中大通元年(529),魏分兵镇
天文仪器名。用来测量星、月的影长,以推算其离地球距离或地平高度的案几,长六尺,宽二尺,高四尺。几中央开一条长四尺、宽二寸的狭缝;缝两边刻有尺寸。观测时,窥几顺着圭表的圭面南北方向置放;人在案几下面移动
官署名。又称誊录所。科举考试中掌管誊录试卷的机构。宋大中祥符八年(1015)礼部试始置。举人纳卷后,密封卷头,编成字号,发送誊录院,在宦官监督下,由誊录官指挥数百名书手抄录成副本,再送考官考核定等。此
官名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于中都(凤阳)留守司置,为留守司长官,掌中都守御防护之事。武职,正二品。嘉靖十八年(1539)于兴都(湖广承天府,治今湖北钟祥市)留守司亦置,设官、职掌同中都之制。
官名。南宋国史院属官,以内侍省官充任,掌国史院杂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