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称《妙法莲华经玄义》,简称《玄义》。佛教书名。隋智述,弟子灌顶笔录。二十卷(一作十卷)。以阐发《妙法莲华经》之要旨为主要内容,提出“诸法”以“实相”为体,“心即实相”
书名。清汪士铎撰。一卷。将《汉书·地理志》所载地名释注今地名。有补史籍之缺漏者,也有考史籍之异名者。可供研究古今地名沿革者参考,收入《二十五史补编》。
?—537北魏宗室。魏孝文帝孙。袭封清河王。孝武帝时官至司徒。永熙三年(534),帝西奔关中后,丞相高欢擢之为大司马,使居尚书省,有继帝位意。欢却议立其子善见为帝,恚忿南走,追之而还。一说为欢所鸩死。
书名。(1)历史小说。近人吴趼人(署我佛山人)著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至三十一年在《新小说》连载,宣统三年(1911)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。只写二十七回,未完。作者以小说为正史之“辅翼”,写南
战国时赵国大臣。曾为赵奉阳君李兑出使于齐,游说齐湣王。见《战国纵横家书》三。
?—1043辽后族。小字胡独堇。国舅详稳萧陶瑰之子。圣宗统和二十八年(1010)累迁西北招讨都监。开泰元年(1012)遥授建雄军节度使,加检校太保。镇压阻卜诸部。二年,为西北路招讨使。三年,拜北府宰相
亦称海鳅。明初海运船只之一种。略小于遮洋浅船。
古代帝王为表明自己受命于天所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。出于春秋战国间齐、鲁儒生的设计。在泰山顶筑坛祭天称封,在泰山下梁父山辟场祭地称禅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为夸示功业,于二十八年(前219)东巡郡县,召集齐
1315—1367元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,字子上,号不系舟渔者。至正进士。授庆元路录事,未三年即弃去。方国珍占平阳,招之,不从,弃家室,往来闽、浙间。至正二十七年(1367),浮海过山东,谒扩廓帖木
即“满官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