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耗羡

耗羡

又称羡余。清代附加税之一。以补偿征税手续费、杂费及保管解运过程中的损耗为名加征的钱粮。顺治初地方官多征滥收,中饱私囊。后屡饬禁革,收效甚微。至雍正初年乃议定耗羡归公,各就本省情形酌定分数征收,所得存库,以备地方公用,概不解部。各省数额不一。如奉天各州县每两银收一钱;直隶之遵化、丰润、张家口等地,每两收五分;福建征秋屯粮米,每石收米一斗等。各省所征均受中央监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恒祺

    ?—1882清湖北黄陂人,字子维,号福皆。咸丰进士。累迁山东督粮道、广东按察使、福建布政使、直隶布政使。光绪五年(1879)授山东巡抚。七年擢漕运总督。次年病免。

  • 仲夏堰

    水堰名。在唐江南道明州鄮县(今浙江宁波东南)西南四十里。太和六年(832)刺史于季友筑,溉田数千顷。

  • 楼炤

    1088—1160宋婺州永康(今属浙江)人,字仲晖。政和进士。早年附蔡京,得改秩为考功员外郎。高宗时历中书舍人,迁给事中、直学士院。绍兴九年(1139),兼侍读,旋以佥书枢密院事至东京检视宫室,复奉命

  • 缴凭

    铨选制度。清制,官员抽签分发到某一地方候补,均限期报到。由吏部视路程远近,发一文书,写明到达期限,称凭限。持此,到所在地报到缴纳,称缴凭。

  • 景亳

    《左传》昭公四年(前538):“汤有景亳之命。”即*北亳。商“三亳”之一,见“亳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梁国蒙县刘昭注引《帝王世纪》:“有北亳,即景亳,汤所盟处。”又《括地志》:“宋州(治今河南商丘市南

  • 擅兴徭赋

    罪名。汉代诸侯王列侯对封国百姓得依律征发徭役和征收赋税,如违反有关规定,则以擅兴徭赋论处。《汉书·王子侯表》:祚阳侯仁“初元五年,坐擅兴徭赋,削爵一级,为关内侯。”随意役使人亦称擅徭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

  • 古代防御用武器。以皮革、竹、木制成,形状有长方、椭圆或龟甲状多种,正面外凸,背面有把手,以供作战时手持,用以防护。有的盾正面有附加铜饰,称为锡。商周及后世皆盛行。

  • 渭源县

    西魏大统十七年(551)以首阳县改名。治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。为渭源郡治。隋初属渭州,后属陇西郡,唐复属渭州。宝应元年(762)地入吐蕃,遂废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置渭源堡,元至元十三年(12

  • 小勃弄

    隋唐地名。在今云南弥渡县北红岩一带。在大勃弄之北。

  • 庾纯

    西晋颍川鄢陵(今河南鄢陵西北)人,字谋甫。为当世儒宗。辟郡主簿,累迁黄门侍郎,封关内侯,历中书令、河南尹。以司空贾充奸佞,举之镇关中,欲不使居中枢,不果。又曾与充相讥,后惧,上表自劾免官。廷议其事,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