绥德军
北宋元符二年(1099)置。治今陕西绥德县。辖境当今陕西绥德、米脂、子洲、清涧、子长等县地。金大定二十三年(1183)升为绥德州。
北宋元符二年(1099)置。治今陕西绥德县。辖境当今陕西绥德、米脂、子洲、清涧、子长等县地。金大定二十三年(1183)升为绥德州。
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。因1959年发现于青海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而得名。其年代约当西周到战国、秦、汉间。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一带。早期出土陶罐,多篮纹,彩陶酷似卡约文化同类器物;晚期
古地名。见于《魏略·西戎传》。其地望主要有塞琉西亚(Seleusia)和乌斯儒涅(Osrhoene)二说。后说似误。
唐扶风平陵(今陕西咸阳西北)人。高祖窦皇后族兄弟。仕隋为左亲卫。大业末,亡命太原,李世民礼遇之,与谋晋阳起兵。为大将军府统军,从平西河、霍邑,获屈突通,说降罗士信,平刘黑闼,军功卓著。入唐,为右领军大
?—430十六国时北燕国君。公元409—430年在位。长乐信都(今河北冀州)人,字文起,小字乞直伐。祖父和,永嘉时避地上党(今山西长治北)。父安,西燕慕容永将军。永灭,东徙龙城(今辽宁朝阳),遂同夷俗
八世纪南诏置都督府。治今四川会理县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石棉、甘洛以南,美姑、金阳、宁南以西,会东以北,雅砻江以东地区。大理时改为府,辖境缩小,相当今会理、米易、会东等县地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会川
官名。(1)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佐司会管理国家财政帐簿,为司会之副。《周礼·天官·序官》,司会属官有司书。郑玄注:“司书,主计会之簿书。”(2)清代钦天监时宪科之属官,五官司书之简称。详“五官司书”。
书名。唐王玄览著。二卷。援《老子》“可道”、“常道”命题,并杂以佛教思想。认为“常道,生天地,恒常实在”;“可道生众生,无常不实”。主张众生修行应摆脱生死,灭绝知见,达到与天地恒常的“常道”境界,即谓
①(?—306)西晋广汉郪县(今四川中江东南)人,一说天水(治今甘肃天水西)人,字允刚。初为益州刺史王濬主簿。伐吴时任参军,吴平,封关内侯,迁官至云南太守。太康三年(282),任南夷校尉,持节镇南中。
官名。将军名号。南朝梁置。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六班,拟武毅将军等号;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班阶略有提高,改拟忠勇将军等号。
一名乌龙山。在今四川广元市西。晋宋间,李乌奴据此起事,因名。有乌奴城,南齐尝置东晋寿郡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