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筵官
职名。宋代经筵曾设翰林侍读、侍讲学士,崇政殿说书,侍读,侍讲等讲读官,统称经筵官。掌进读史书,讲释经义,备顾问应对。元代有奎章阁学士院大学士、承制学士、供奉学士等。明代由勋臣、内阁大学士、翰林院与春坊之官及国子监祭酒充任。清代分为经筵讲官、讲官。经筵讲官满、汉各八人,满员由大学士以下、都察院副都御史以上官兼充,汉员由大学士、副都御史、掌院学士、侍读学士、侍讲学士、詹事、少詹事、国子监祭酒等官中翰林出身者兼充。掌进读讲章,敷陈训典。讲官满、汉各二人,由翰林院请旨简派。
职名。宋代经筵曾设翰林侍读、侍讲学士,崇政殿说书,侍读,侍讲等讲读官,统称经筵官。掌进读史书,讲释经义,备顾问应对。元代有奎章阁学士院大学士、承制学士、供奉学士等。明代由勋臣、内阁大学士、翰林院与春坊之官及国子监祭酒充任。清代分为经筵讲官、讲官。经筵讲官满、汉各八人,满员由大学士以下、都察院副都御史以上官兼充,汉员由大学士、副都御史、掌院学士、侍读学士、侍讲学士、詹事、少詹事、国子监祭酒等官中翰林出身者兼充。掌进读讲章,敷陈训典。讲官满、汉各二人,由翰林院请旨简派。
①(1089—1142)宋保安军德靖砦(今陕西志丹西南)人,字善长。行伍出身。建炎三年(1129),隶韩世忠,擢为偏将。四年春,从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堵截金完颜宗弼(兀术)主力有功,迁前军统制。绍兴四年(
秦及汉初为祝官一种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:“祝官有秘祝,即有灾祥,辄祝祠移过于下。”又《文帝纪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祕祝之官,移过于下,国家讳之,故曰秘也。”文帝十三年(前167)下诏除之。
唐代安西都护府属下四个军事重镇。负责西域地区军事防御和征收商税事务。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(649.1),安西都护府自西州移治龟兹,始置龟兹、于阗、疏勒、碎叶四镇。永徽元年(650)罢,约显庆三年(658
①即今湖北东部的巴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巴水出雩娄县之下灵山,即大别山也。……南历蛮中,吴时,旧立屯于水侧,引巴水以溉野。又南径巴水戍,南流注于江,谓之巴口。”②在今四川东北部。有东西两源,出自陕西
官署名。简称广西司。(1)明清户部诸司之一。掌理广西省钱粮收支数目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原广西部置,设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等官。分置民科、度支科、金科、仓科四科治事。兼掌牺牲所、司牲所、在京沈阳
①西晋泰始元年(265)改山阳郡为高平国。治昌邑县(今巨野县南)。属兖州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、嘉祥、金乡、鱼台、邹城、兖州等市、县地。十六国后赵改为郡。南朝宋移治高平县(今邹城市西南)。北齐天保七年(
历代税收之一种。因系由官府向工商业者所征之税,故名。宋以前无正式名目,但自秦汉已有对商人征收的市租、算缗等。随着工商业的发展,税收中商税所占比重日增,至两宋始成为国家正式重要税收。两宋商税有住税、过税
南朝陈后主年号(587—589)。共三年。
元地方志。王元恭修,王厚孙撰。十二卷。至正二年(1342)成书,乃续补《延祐四明志》而作。“四明”指庆元路,治今浙江宁波市。全书沿用旧体例,分沿革、风土、职官、人物、城邑、山川、河渠、土产、赋役、学校
书名。近人吴廷燮撰。一卷。起自泰始元年(265),止于建兴四年(316)。《晋书》本纪多不载方镇任免,其见传者亦残缺不全。万斯同始为年表,但缺略颇多。吴氏搜集《水经注》及文集、石刻、稗官中有关资料,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