窝泥
又称斡泥、和尼、俄尼、和泥、禾泥、倭泥、豪泥。元、明、清时今哈尼族的自称。前身为唐代“和蛮”。主要来源于古昆明人。保有父子连名制、火葬等习俗。元明以来,主要聚居在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元江、墨江、思茅等地,散及周围一些地方。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,形成多种支系及称谓。见于清代记录的,有以服饰为区别的黑窝泥、白窝泥,又有罗缅、豪尼、卡惰、必约、黑铺、儒比、喇乌等称谓。
又称斡泥、和尼、俄尼、和泥、禾泥、倭泥、豪泥。元、明、清时今哈尼族的自称。前身为唐代“和蛮”。主要来源于古昆明人。保有父子连名制、火葬等习俗。元明以来,主要聚居在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元江、墨江、思茅等地,散及周围一些地方。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,形成多种支系及称谓。见于清代记录的,有以服饰为区别的黑窝泥、白窝泥,又有罗缅、豪尼、卡惰、必约、黑铺、儒比、喇乌等称谓。
见“东西染院副使”。
1053—1115北宋益州郫县(今属四川)人,字仲谋。章惠皇后侄孙,生数月即荫以官。历知保定军、霸州,治水潦地,募饥民开陂泽。又请颁太医方书,售药济众。崇宁三年(1104)为河北沿边安抚使,知雄州,兼
殿阁名。元顺帝至元六年(1340)罢奎章阁,因康里巎巎建议,改置宣文阁,收藏书画,聚集文士,与奎章阁同。
?—177东汉时南匈奴单于。史失其名。伊陵尸逐就单于之子。熹平元年(172)继单于位。六年,与东汉中郎将臧旻出兵击鲜卑檀石槐,大败而还。同年死。
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直隶提督聂士成于直隶驻防淮军内选练马步三十营,仿德国营制操法,装备新式武器,编成武毅军,驻防芦台。二十四年“百日维新”期间,奉调驻天津,系荣禄等人密谋政变的措施之一。戊戌政变
火药的一种。明始用。其成分为硝二两、杉灰三钱、硫二钱半、箬灰一两、细砂七钱半(用桐油巴油炒过)。用作喷火器药。
官署名。金承安四年(1199)改提刑司设。掌一路司法刑狱,考核官吏,兼劝农桑。设按察使一员掌司事。元世祖至元六年(1269)设提刑按察司。二十八年改称“肃政廉访司”。明初设提刑按察使司,主管一省之刑名
①乡间民兵武装。北魏末年,地方豪强纷纷建立乡兵,以私兵、部曲为骨干,包括宗族、乡党、宾客等。西魏、北周建立府兵制,大量吸收地方武装,由大都督或仪同率领,使乡兵转化为正规军。隋初,北齐旧境及与陈接壤处,
商办企业。清光绪二十年(1894)创办于上海,资本十一万余元。由吴仲伯经理。工人达一千三百余。
书名。明赵元祉撰。无卷数。仿《贞观政要》体例,记明代诸帝事,分修身、尊贤、训储、纳谏、驭臣、严宦寺、子民、诘戎兵、帝训九类,编为三集。第一集载太祖事。第二集载成祖事。第三集载仁宗至世宗六朝事,因事迹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