窃符救赵
秦昭王四十八年(前259),秦军围赵都邯郸(今河北邯郸)。邯郸危在旦夕。赵平原君数请魏安釐王及信陵君出兵救赵。五十年,魏王使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往救,畏秦,命鄙留驻于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,持两端以观望。信陵君请魏王命晋鄙进兵,不听。信陵君遂用侯嬴计,请魏王所宠如姬窃得兵符,携勇士朱亥赴军中用铁椎击杀晋鄙,夺得兵权。旋挑选精兵八万,进击秦军,大败秦军于邯郸城下。赵国遂安。
秦昭王四十八年(前259),秦军围赵都邯郸(今河北邯郸)。邯郸危在旦夕。赵平原君数请魏安釐王及信陵君出兵救赵。五十年,魏王使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往救,畏秦,命鄙留驻于邺(今河北临漳西南),持两端以观望。信陵君请魏王命晋鄙进兵,不听。信陵君遂用侯嬴计,请魏王所宠如姬窃得兵符,携勇士朱亥赴军中用铁椎击杀晋鄙,夺得兵权。旋挑选精兵八万,进击秦军,大败秦军于邯郸城下。赵国遂安。
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662)改左监门府为左监门卫而置,一人,正三品。贞元二年(786)置上将军前为左监门卫长官。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,行幸则率属下于衙门监守。北宋置为环卫官,无定员,无职掌,多以宗室为之
吏职名。唐光禄寺良酝署置十三人,掌酒醴供设。
西汉梁国(治今河南商丘南)人,字次君。早年与叔父德同学《礼》于后苍。宣帝时,为博士。世称“小戴”。曾与诸儒议论《五经》同异于石渠阁。官至九江太守,后授业梁人桥仁、杨荣。由是“小戴礼”有桥、杨氏之学。今
书名。清末富光年撰。一册。起上古传说时代,迄清光绪末年,将中国历史简编为六十课,每课一百余字。专供寒素子弟学习,使半年毕业后,可略识中国历史纲要。文字简练通俗。于历代兴亡、种族兴衰、政治学术演变、文化
始见于明。陈第《东番记》:“其地……历大员、尧港、打狗屿……。”《清统志》福建台湾府:“虎仔山,在凤山县西南七里,亦曰打鼓山,俗呼打狗山。”即今台湾高雄市西打鼓山。参见“虎头山②”。
即“郅支骨都侯单于”。
官名。新莽地皇元年(20)置,时王莽因各地起兵反抗,故外置前后左右中大司马五人。
?—397十六国时昌黎棘城(今辽宁义县西)人。鲜卑族。慕容垂少子。淝水之战后,垂起兵反秦,以为冠军大将军。屡有战功,封高阳王。建兴四年(389),任都督幽平二州诸军事、征北大将军、幽州牧;又建留台于龙
见“直托屋面”。
约1831—1855清广西武宣人。农村塾师。道光三十年(1850)入拜上帝会。金田起义后封御林侍卫,为洪秀全、杨秀清撰拟诏书,批答文报。咸丰二年(1852)随萧朝贵攻长沙,任伸后副侍卫,旋升土官正将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