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和伦
清满洲镶蓝旗人,喜塔腊氏。初为兵部笔帖式。后历内阁学士,工、吏部侍郎,左都御史等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授礼部尚书。次年调户部尚书,奉命往按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互劾事,被圣祖责为颠倒是非。五十七年以老病乞休,旋死。
清满洲镶蓝旗人,喜塔腊氏。初为兵部笔帖式。后历内阁学士,工、吏部侍郎,左都御史等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授礼部尚书。次年调户部尚书,奉命往按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互劾事,被圣祖责为颠倒是非。五十七年以老病乞休,旋死。
官名。魏、晋、南北朝与外兵郎互称,为尚书省外兵曹长官。参见“外兵郎”。
444—497南朝齐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字思光。宋孝武帝时为新安王北中郎参军。曾浮海至交州,作《海赋》,文辞诡激。还京时,以示镇军将军顾觊之,觊之以为胜过木玄虚《海赋》。举秀才,对策中第,为仪曹
官署名。即门下省。唐代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九月,改为是称。神龙元年(705)正月,武则天被迫退位,中宗继立,二月,恢复旧名。
晋南阳顺阳(今河南淅川南)人,字长文。范汪之孙。以通明儒术,为太学博士。因议谢石有功曰“襄”,贪以败官为“墨”之谥,又以为殷浩不得因桓温黜之而不加谥,并应多叙温篡权之迹。时谢、桓二宗族显盛,尚书仆射又
金初置。治今河北沧县北兴济镇。属沧州。大定六年(1166)改属清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并入会川县。后复置。明洪武初废。十三年(1380)复置。属河间府。清顺治六年(1649)并入青县。
?—994辽契丹人。圣宗时为契丹郎君。统和十二年(994),谋划起兵反辽,被杀。
又作思结。铁勒之一部。游牧于土拉河北。先后属突厥汗国和薛延陀汗国。唐贞观二十年(646),唐灭薛延陀,以其地为卢山都护府,隶燕然都护府。
旧作“王偁”,误。南宋眉州(今四川眉山)人,字季平。历知龙州、直秘阁。庆元间终吏部郎中。其父赏,曾参与编修实录。他有志于史学,广搜北宋九朝事迹,撰《东都事略》一百三十卷,无表志,为纪传体北宋史。淳熙十
辽开泰二年(1013)置。在今辽宁普兰店市一带。属东京道。金改为顺化营。
官名。南朝宋置。当时大军出征,以名位高者一人为统或大统,号令诸将,又置此职佐理军务,多以皇帝亲信之人充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