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州都督府
唐都督府之一。武德二年(619)于秦州置总管府,管秦、渭、岷、洮、叠、文、武、成、康、兰、宕、扶等十二州,相当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、兰州市以南地区。贞观十四年(640)督秦、成、渭、武四州。开元、天宝年间,督秦、成、渭三州和内迁于州境的党项族马邑州。辖境相当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会宁、定西等县以南,成县、西和等县以北地区。
唐都督府之一。武德二年(619)于秦州置总管府,管秦、渭、岷、洮、叠、文、武、成、康、兰、宕、扶等十二州,相当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、兰州市以南地区。贞观十四年(640)督秦、成、渭、武四州。开元、天宝年间,督秦、成、渭三州和内迁于州境的党项族马邑州。辖境相当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会宁、定西等县以南,成县、西和等县以北地区。
西汉置。治今山东蒙阴县西南,蒙山之北。属泰山郡。东汉省,西晋复置,移治今蒙阴县东南。南朝宋废。东魏复置。北齐废。元皇庆中复置,移治今县。
陶瓷名词。指经过窑烧的陶瓷器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窑、烧瓦灶也。”汉服虔《通俗文》:“陶灶曰窑。”
1765—1815清顺天大兴(今属北京)人,字立人,小字犀禅,号铁云。乾隆举人。家贫,以馆幕为生。曾随王朝梧至贵州作宾客。博学,善书画,尤工诗、乐府。书各体皆工。作画师徐渭,诗与王昙、孙原湘齐名。著有
战国魏邑。在今山东东明县南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苏秦说魏襄王曰:大王之地,“东有淮、颍、煮枣、无胥”;又《田敬仲完世家》:魏王谓韩冯、张仪曰:“煮枣将拔,齐兵又进”,皆即此。
①春秋申地,后属楚。在今河南南阳市北。《左传》僖公六年(前654):“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”;襄公九年(前564):“楚子师于武城,以为秦援”,并即此。②春秋晋邑。在今陕西华县东。《左传》文公
1226—1288元唐兀人。昔里氏,昔里钤部子。中统元年(1260),袭父职为大名路(治今河北大名西南)达鲁花赤。至元四年(1267),以盗用官钱被罢黜。五年,随皇子忽哥赤出镇云南。任金齿等处安抚使,
官名。北宋崇宁二年(1103)置,为选人阶官,从八品。元亦置,为文散官,从七品,敕授。
①相传为夏禹都城。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镇。《世本》:“夏禹都阳城,避商均也。”春秋、战国郑邑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文侯二年(前444),“伐郑,取阳城。”后为韩阳城君封邑。秦置县。又《帝王世纪》谓在陈
元大名元城(今河北大名南)人,字耘夫。延祐进士,授济宁路单州判官。历礼部主事,擢江南行台监察御史。文宗时入为监察御史,除太禧宗禋院都事,建言治理黄河。至正三年(1343),为户部侍郎。次年,由都水监迁
一作咄摩支。即“伊特勿失可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