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秘书监

秘书监

①官名。东汉延熹二年(159)置一人,秩六百石,掌典图书秘记,校定文字,属太常。后省。三国魏文帝黄初初,置为秘书署长官,掌管艺文图籍,员一人,三品。初属少府,魏明帝时王肃任此职,上表论秘书不应属少府,后遂不复属。晋武帝以秘书并入中书省,罢此职。永平元年(291)复置,为秘书寺长官,综理经籍,考校古今,课试署吏,统著作局,掌国史修撰并管理中外三阁图书。三品。十六国后赵、前秦、后燕亦置。南北朝时为秘书省长官,仍掌图书经籍之事,领著作省。南朝宋定为三品;梁天监七年(508)定为第十一班;陈改为第四品、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职令定为从二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三品。北齐时仍三品。隋代领著作、太史二曹,初为正三品,大业三年(607)改为从三品,后改名秘书令。唐武德初,复改秘书监,从三品。龙朔二年(662)改称兰台太史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天授初,改称麟台监,神龙元年(705)复旧。掌邦国经籍之事,并统著书、太史二局。后国史、太史分为别曹,秘书省但主书写勘校。北宋前期为三品寄禄官,元丰改制后,置中大夫代此为新寄禄官,而以此职为秘书省长官,员一人,正四品,掌古今经籍图书、国史实录、天文历数之事。南宋初不置,绍兴元年(1131)复置。金代为秘书监长官,从三品。②官署名。辽代置,南面官,以太监为长官,少监为次官,设监丞、主簿、秘书郎、正字等属官。并统著作局。掌经籍图书,天文历数则析归司天监。金亦置,以监一员为长官,少监一员为次官,下设丞一员,秘书郎二员,通掌经籍图书;校书郎一员,专掌校勘在监文籍。统著作局、笔砚局、书画局、司天台等。元沿置,秩正三品,掌历代图籍并阴阳禁书。以卿为长官,员四人,参用宦者二人。以太监为副长官,员二人。下设少监二员,监丞二员,典簿一员,令史三员,知印、奏差各二员,译史、通事各一员,典书二员,典吏一员。属官有著作郎二员,著作佐郎二员,秘书郎二员,校书郎二员,辨验书画直长一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平军

    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元和十四年(819)置郓曹濮节度使,次年号为天平军节度使,治郓州(今山东东平西北),领郓、曹、濮三州。咸通中一度增领齐、棣二州。乾宁四年(897)为朱全忠所并,仍置天平军节度使。北宋初

  • 制勘案

    官署名。宋元丰改制后刑部置,掌根究推勘诸路公事。

  • 来济

    610—662唐扬州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。来护儿之子。进士出身。贞观中,累迁中书舍人,与令狐德棻等同撰《晋书》。永徽三年(652),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,兼弘文馆学士,监修国史。六年,进中书令。曾

  • 袾裷

    即朱衮。古代君王所穿之红色礼服,上绣龙纹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故天子袾裷衣冕。”杨倞注:“裷与衮同。画龙于衣,谓之衮。”

  • 内行

    官名。北魏内朝官。统于内行长、令,为较低级之内侍官。

  • 李彬

    1361—1422明凤阳(今属安徽)人,字质文。洪武时袭职为济川卫指挥佥事,从傅友德出塞,筑诸边城。燕王起兵,转战有功,累迁右军都督佥事。永乐元年(1403)封丰成侯。先后镇广东、甘肃、陕西,又从成祖

  • 追师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掌王后九嫔及内外命妇冠戴制作。

  • 盾墨

    书名。清末汤彝撰。四卷。汤氏于道光年间为两广总督卢坤幕僚,参预镇压湖广瑶民、收捕海盗、防守两广边疆和抵御英国兵船诸役,将其闻见笔录成是书。编纂体例上采用札记近事、搜讨前闻之法,如《壬辰征瑶记》与《八排

  • 卫慕氏

    ①西夏银州党项族姓。②(?—1034)党项首领夏国王李德明妻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),生子元昊。天圣六年(1028)德明立元昊为太子时,被封为皇后。元昊称帝,尊为皇太后。因族人卫慕山喜谋乱,被元昊毒

  • 张凌翔

    ?—1864清贵州盘县人。回族。咸丰八年(1858),与阿图在大坡铺清真寺聚众起义。安龙、兴仁一带回、苗、布依及汉族纷纷响应,形成以回族为主的各族农民军。在太平军和云南回族农民军支援下,连克兴义、册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