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津渠漕水掾
官名。汉代郡守属吏,职掌水利。东汉河南尹员吏,即有监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,秩皆百石。
官名。汉代郡守属吏,职掌水利。东汉河南尹员吏,即有监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,秩皆百石。
金代管理女真户口的人员。女真人在州县境内别立村寨,不与汉人杂居,五十户以上的猛安谋克村寨,设寨使一人,查考一切违法事宜。
官名。同吴师。周代置。掌山林水泽。《大簋铭》:“王呼吴(虞)师召大。”《管子·立政》:“修火宪,敬山泽林薮积草,夫财之所出,以时禁发焉;使民于官室之用,薪蒸之所积,虞师之事也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使国
春秋楚邑。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左传》桓公八年(前704):“楚子合诸侯于沈鹿”,即此。
官名。周代置。掌筮法,以蓍草筮问吉凶。《书·洪范》:“稽疑:择建立卜、筮人,乃命卜筮。”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“筮人还东面,旅占卒,进告吉。”《周礼·春官》有“筮(原作簭)人”:“筮人,中士二人,府一人,
畏兀儿人。深通畏兀儿文字,乃蛮太阳汗延请为师傅,并掌管“出纳钱谷,委任人材”的金印。乃蛮灭亡,降蒙古,奉命教太子诸王以畏兀儿字书写蒙古语。窝阔台时,仍掌内府玉玺,主管金帛收支事宜。至大三年(1310)
见“宝钞”。
即“爱薛”。
官名。北周保定四年(564)五月,改礼部为司宗时,由礼部中大夫改名,仍属春官府。佐大宗伯卿掌礼仪的制订与执行。正五命。下设司宗上士、司宗中士、司宗旅下士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新莽末年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。参见“绿林军”。
官署名。元代置。秩从七品,隶宣徽院,设于大德四年(1300),掌宫廷诸物出纳。置提领、大使、副使各一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