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元代置,秩正三品,掌供须、文成、藏珍三库,供内府缎匹宝货,隶徽政院、储政院。设于至大元年(1308)。置卿三员,太监、少监、丞各二员。至治三年(1328)罢。
在今云南曲靖市西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,明初颍川侯西平侯与元羊章达麻战,胜之,改名胜峰山。
唐龙朔二年(662),改尚书省为中台,门下省为东台,中书省为西台,秘书监为兰台,御史台为宪台,统称五台。
书名。又名《仁斋小儿方》。南宋杨士瀛撰。于景定五年(1264)撰成此书。论述新生儿生理、病理、惊风、中风、疳、积、热、伤寒、痰咳、脾胃病、丹毒、杂证以及疮疹等证治方论。尤详小儿惊、疳、泻、痢难治四证。
见“灯市②”。
官名统称。官至将军而未有军号者,为正员将军。
春秋时卫国国君。公元前696一前687年在位。名留。卫宣公之子。惠公四年(前696),左公子洩、右公子职作乱攻惠公。惠公奔齐国,两公子遂立他为君。即位十年(一作八年),齐襄公与宋、陈、蔡等国共同出兵伐
1190—1268金末元初易州定兴(今属河北)人,字德刚。金末聚众结寨,建立土豪武装,官至金中都留守,兼大兴府尹,本路经略使。元太祖十三年(1218),兵败被执,降蒙古。二十年,任行军万户、保州等处都
①加官。南朝甚重帖职,谓之带帖,视本官之轻重及其人之门资高低而加领他职,使望实相当,并注意文武相配。宋、齐时,吏部尚书一职,较昔为轻,遂不加常侍,而帖以骁骑或游击。侍中领右卫将军,则谓之望实优显,侍中
官名。北魏置。统带宿卫军士,负责宫廷守卫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七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