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清太宗实录

清太宗实录

书名。清官修。六十五卷,又首卷之一至之三为圣祖序、修纂凡例、目录、进实录表、修纂官及高宗序、进实录表、校对官。起自天命十一年(1626)八月,止于崇德八年(1643)八月,为太宗皇太极一朝编年体史料长编。初纂于顺治九年(1652),至康熙十二年(1673)又特开史局,命儒臣搜讨订正,缮录成编,雍正时复令臣工校对,于乾隆四年(1739)勒成定本,然以后历朝仍续有改削。解放前,故宫文献馆及北平图书馆曾将其与太祖、世祖二朝实录初纂本合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或隶定为。商代祭名。见于商代甲骨文。卜辞中以酒祭祀有单用、与其他祭名合用,或与用牲之法同用。如武丁时期卜辞有:“翌丁亥,酒于大丁”(《殷墟文字乙编》第4510片)。“彡酒于上甲”(《铁

  • 镇江府官立中学堂

    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由绅士吴士錡等发起开办,以镇江府知府为承办监督,主持校务者为帮办监督。培养的学生向未分科,从三十二年起毕业近六十名。宣统三年(1911)改从文科,招收学生一百多名,分

  • 楼缓

    战国时赵国人。武灵王之大臣。主张与秦、楚联合,支持武灵王胡服骑射。后入秦。秦昭王十年(前297),出任秦相。后二年,被免相职。秦赵长平之战后,为秦入赵,劝赵纳城讲和,无成而去。

  • 主客曹

    官署名。(1)尚书曹名。或作客曹,西汉始置。《晋书·职官志》:成帝建始四年(前29),“又置尚书五人,一人为仆射,而四人分为四曹,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,各有其任”,“其四曰主客曹,主外国夷狄事”。东汉

  • 供奉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洪武六年(1373)改内府宦官衙门御用监而置,秩从七品(原为从三品),设官七人,掌诸器用造用之事。后复改称御用监。

  • 柏尔

    1691—1780苏格兰人。医生。1714年赴俄。清康熙五十八年(1719)随俄国特使伊思迈罗付依兹玛伊洛夫使华,充随员。后将沿途见闻辑为《从俄国圣彼得堡到亚洲各地之行》(两卷,1763)。

  • 九经字样

    书名。唐唐玄度撰。一卷。大和七年(833),翰林待诏唐玄度奉敕复定石经字体。凡四百二十一字,分七十六部,可补《五经文字》所不载。每字以同纽之字为音,注四声,以纠正俗字之误。开成二年(837),继《五经

  • 石叟牌词

    书名。谭人凤撰,章炳麟序。1913年草于日本福冈。全书计四十九组,每组有词、图、叙、评四部分,自叙平生事状,品评所涉史事与人物。起于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作者开始接受新思潮,止于1913年“二次革

  • 蒙古国子学

    学校名。使用蒙古文字教习诸生。 秩正七品。 至元六年(1269),八思巴制成蒙古新字颁行,诸路置蒙古字学。八年,立京师蒙古国子学,置教官五员,选随朝蒙古、色目、汉人官员及怯薛子弟入学;命翰林院译《通鉴

  • 宪司

    ①御史台别称。《封氏闻见记》卷三《风宪》:“唐兴,宰辅多自宪司登钧轴,故谓御史为宰相。”②宋代各路提点刑狱司的别称。③即“肃政廉访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