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颠
泰又作大、太。西周开国大臣。泰氏,名颠。相传原以捕猎为业,周文王闻其贤,用以辅政。
泰又作大、太。西周开国大臣。泰氏,名颠。相传原以捕猎为业,周文王闻其贤,用以辅政。
?—714唐兖州瑕丘(今山东兖州)人,名洪,以字显。少能为文,对策高第。武后时,为蒲州司兵参军,迁给事中、宗正卿,预修《三教珠英》。中宗时,为太常少卿兼修国史,预修《武后实录》。历卫州刺史、工部侍郎、
官名。即太子家令,唐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改太子家令。
书名。作者不详。一百九十卷。记西汉史事。久佚。
官名。清末新陆军职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军一人,正三品。正参领充,简放。掌筹计全军卫生医药事宜。平时不编军,故不常置。
亦称擦生、擦。 冶铸工艺名。始见明宋应星《天工开物·冶铸第八》。其法锻熟铁或低碳钢为锄、镈之属,熔化生铁淋注于刃口,或将半熔融态之生铁淋注于刃部擦而入之。经此处理,刃部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升平江府为平江路。治今苏州市。辖境相当于今江苏苏州、常熟、吴县、吴江、昆山、太仓等市、县和上海嘉定、宝山等区地。属江浙行省。朱元璋于吴元年(1367)改为苏州府。
又称叔郑。西周初大臣。名郑。周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。随武王伐商,食采邑于毛(今陕西岐山、扶风间),在王朝任职。
又称王子比干、干叔。商纣之诸父。任少师。纣淫乱暴虐,微子启、箕子屡谏不听。后微子启逃亡,箕子装疯为奴,他再直言谏纣,被杀剖心。周武王灭商,封其墓。
明代负责漕运的官军。永乐二年(1404)设漕运总兵,景泰二年(1451)设漕运总督,下设十二把总,分辖十二万余运军于淮安。每人押运正米三十七石。
即“伊然可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