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重
南北朝时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,字德厚。专心儒学。梁中大通中,补国子助教,后除五经博士。元帝即位,迎至江陵(今湖北荆州)。江陵陷于西魏,留事后梁宣帝萧詧,为都官尚书。后应周武帝之征,入长安,讨论五经,校定钟律。尝于紫极殿讲三教义,听者二千余人。授骠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露门博士。建德末,还事后梁明帝萧岿,为散骑常侍、太常卿。著有《毛诗义疏》、《周礼义疏》等。
南北朝时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,字德厚。专心儒学。梁中大通中,补国子助教,后除五经博士。元帝即位,迎至江陵(今湖北荆州)。江陵陷于西魏,留事后梁宣帝萧詧,为都官尚书。后应周武帝之征,入长安,讨论五经,校定钟律。尝于紫极殿讲三教义,听者二千余人。授骠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露门博士。建德末,还事后梁明帝萧岿,为散骑常侍、太常卿。著有《毛诗义疏》、《周礼义疏》等。
官名。战国时楚国置。掌国之令典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载史疾谓楚王曰:“今王之国有柱国、令尹、司马、典令,其任官置吏,必曰廉洁胜任。今盗贼公行,而弗能禁也,此乌不为乌,鹊不为鹊也。”鲍彪注:“皆楚官。”
书名。清末陈作霖撰。十卷。陈氏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,勤于乡邦文献。此书以编年体,按年月纂辑列代史书中有关金陵史事。上述黄帝,下迄明福王。凡政权更迭、兵事、钱赋、科举等皆有记述。为金陵地方大事记。书成于
明神宗朱翊钧语录汇编。叶向高、温体仁等编纂。天启元年(1621)敕修,崇祯初成书。二十六卷。1967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《皇明宝训》,附入残存十二页。
又称辛亥广州起义、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。清宣统二年十月(1910.11)孙中山在槟榔屿(今属马来西亚)与黄兴、赵声等议定广州起义的计划,会后由黄兴等在香港组织指挥机关统筹部,运动新军、防营、会党等
明朝建国后对漠北元朝残存政权之称。洪武元年(1368),明军攻克大都(今北京),元顺帝北走开平(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),与明对抗。次年,明军再克开平,顺帝败走应昌(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以
明清地方府、州、县主官之尊称。
东汉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字子阿。少为郡督邮,举孝廉,辟大司徒侯霸府。历任瑕丘、堂邑令。明帝即位,征为尚书。帝性偏察,公卿大臣数被诋毁,他独敢与谏争,数封还诏书。后出为鲁相,卒于官。
地名。唐天宝十二载(753)至十四载筑城,置大安(一作天安)军,十四载改名天德军,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阿拉奔附近。为安北都护府治所。乾元后权置军马于西南三里永清栅(一作永济栅),移治于西一百八十里西受
官名。明清督运漕粮之官员。隶于总漕。明代漕粮北运,由卫所官军挽运,设守御千户所千总、所千总领运。清代裁卫,改归州县,而领运卫所依旧。设守御所千总十三人,为从五品,所千总一百零八人,为从六品。分领各省漕
含一作晗。在今山西绛县西南。《水经·涑水注》:洮水出清野山,“其水东径大岭下,西流出谓之唅口”。唐天复元年(901):朱温遣张存敬将兵三万出含山路以击王珂。胡三省注:“张濬之败也,出含口至河阳,渡河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