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段祺瑞

段祺瑞

1865—1936

安徽合肥人,原名启瑞,字芝泉,晚号正道老人。北洋武备学堂毕业。曾赴德学炮兵。甲午战后协助袁世凯小站练兵,任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统带,后历任保定军官学校总办、第六镇统制、江北提督等职,与王士珍、冯国璋并称“北洋三杰”。武昌起义后,任第二军军统,进攻民军,旋授湖广总督。1912年元月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清帝退位。民国成立后,历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、参谋总长、国务总理等要职,是北洋军阀皖系首领。1917年5月为黎元洪免职,7月讨伐张勋复辟后复掌大权。1924年任“中华民国临时执政”,1926年为冯玉祥驱逐。1933年移居上海。后在庐山病死。

段祺瑞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先壁

    ?—1652明末云南临安(今建水)人。崇祯末从傅宗龙军出滇,以副总兵守长沙,拒张献忠大西军。后自募兵就食民间,为何腾蛟所收编。永历元年(清顺治四年,1647),清兵陷长沙,遂走宝庆,拥兵屯黔、楚间,永

  • 掌葛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一说周代置。掌向山泽农家征收织布用的葛和苎麻。

  • 火耗

    明清附加税之一。原指将零碎银两铸成银锭过程中的自然损耗。明代将征收之细碎银两重新熔铸为一定重量的银锭,存入国库,而把熔铸之耗损部分名曰火耗,亦称火耗银,由纳税者承担。清初火耗各地不一,有高至百分之五十

  • 既望

    周代历法名词。月相之一。近代王国维认为古人分一月之日为四分,既望为十五、六日至二十二、三日。也有学者主张定点说,如以既望为十六、十七日。还有别的不同说法。

  • 陆奥宗光

    1843—1897又名陆奥阳之助。日本和歌山县人。藩士出身。曾参加倒幕运动。明治政府成立后,任外国事务局御用挂。后历任大阪府权判事、神奈川等县知事、外务大丞、租税头等职。1877年因参加反政府活动,被

  • 住坐工匠

    明代工匠之一种。元代已有住坐之名。明永乐年间,始有“军民住坐匠役”之称。因户籍分为军匠和民匠两种。民匠由民间直接征集而来。籍属匠籍,存于户部。拨入内府各监局终年应役,属内府之内官监管理。时南京迁往北京

  • 图默特

    即“图伯特①”。

  • 私徒

    私家徒隶。亦称私徒属。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范蠡曰:‘君行令,臣行意。’乃装其轻宝玉珠,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,终不反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公仲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。”

  • 都元帅府

    军事指挥机构。(1)辽北面军官有都元帅府,以大将总军马事。设兵马都元帅、副元帅、同知元帅事等职。(2)金战时设置的统军机构,战后即废。太宗天会二年(1124),对宋用兵,置都元帅府,掌金、宋边境军事。

  • 安定郡

    西汉元鼎三年(前114)分北地郡置。治高平县(今宁夏固原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景泰、靖远、会宁、平凉、泾川、镇东及宁夏中卫、中宁、同心、西吉、固原等市县地。东汉移治临泾县(今甘肃镇原县东南)。属凉州。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