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武显将军

武显将军

官阶名。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)改武显大夫设,为武职正二品之封赠。参见“武职封赠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袁敞

    ?—117东汉汝南汝阳(今河南商水西北)人,字叔平。袁安子。少传《易经》。以父任为太子舍人。和帝时,历任侍中、东郡太守、太仆、光禄勋。安帝元初中,拜司空。元初四年(117),坐子与尚书郎张俊交通、漏泄

  • 臧寿恭

    1788—1846清浙江长兴人,原名耀(一作曜),字眉卿。嘉庆举人。嗜汉儒经学,兼通天文勾股之术。撰《左氏春秋经古义》、《左氏传古义》,凡七易稿始成。据《三统历》以考证岁星超辰朔闰之次。又备掇《汉志》

  • 王凌

    172—251三国魏太原祁县(今属山西)人,字彦云。东汉司徒王允兄子。献帝时举孝廉,为发干长,迁中山太守。魏文帝时,与张辽等讨吴有功,封宜城亭侯,加建武将军,历任扬州、豫州刺史,有政绩。正始初,为征东

  • 猛火油柜

    古代喷火器械。猛火油即石油,是以喷射燃烧的石油以杀伤敌人和烧毁其装具的器械。据宋《武经总要》记载:以熟铜为柜,下有四足,柜上有四个竖立的铜管一排。其上接一个大横铜管为唧筒,与油柜相通,筒内插一杖。油柜

  • 功过状

    记录官员功过的行状。唐尚书省吏部有考功郎中、员外郎,掌考察官员功过善恶,对亲王及中书、门下二省、京官三品以上及都督、刺史、都护、节度使、观察使,皆以功过状考核其行事。

  • 奏举

    官制用语。宋代官员选举的方式之一。选人积累一定任数、考数,由一定员数举主推荐,经磨勘改为京官;中级以上官员奉朝廷命令,荐举同级或下级官员任某种差遣;中级以上官员及皇室贵族据荫补法,奏荐一定数额的子弟、

  • 樗里子

    ?—前300一作楮里疾。战国时秦国人,名疾。因居渭南阴乡之樗里,故称樗里子。秦惠王异母弟,滑稽多智,秦人号为智囊。惠王更元八年(前317),以庶长率军败魏、赵、韩联军于修鱼(今河南原阳西南),旋进爵右

  • 计部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计部长官,员一人,正五命。掌赋役收入及百官俸给等事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兼君

    墨子用语。指体现兼爱精神之贤君。《墨子·兼爱下》:兼君之言“曰:‘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,必先万民之身,后为其身,然后可以为明君于天下。’是故退睹其万民,饥即食之,寒即衣之,疾病侍养之,死丧葬埋之。兼君之

  • 中国丛报

    期刊名。本无中文译名,时称《澳门月报》,后译《中国丛报》或《中国文库》。季刊。清道光十二年四月(1832.5)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广州创刊并主编。传教士马礼逊、卫三畏先后参加编辑。刊载有关中国社会、政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