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枞阳会议

枞阳会议

太平天国在安徽枞阳镇召开的军事会议。(1)清咸丰六年(1856)十一月,因清军围攻桐城甚急,太平军守将李秀成派人向陈玉成求救。陈、李在枞阳会商解救桐城的计划,即先由李秀成回守桐城正面,陈玉成引军东进,断清军粮道,折而西行以抄桐城之背,李秀成再出兵,前后夹攻围城清军。十二月,陈玉成按计划夺无为,取巢县,克庐江,然后抄桐城之后,李秀成自城内出击,次年一月大败清军,遂解城围。(2)咸丰八年六月下旬,太平天国将领在陈玉成主持下,聚会枞阳讨论解救天京(今南京)的军事计划,决定统一指挥和联合作战的方针,先破江北大营。会后,陈玉成和李秀成部在安徽乌衣和江苏江浦小店、浦口连连告捷,攻破清军江北大营,解除天京的北面威胁,恢复天京与浦口的交通。后陈、李两部又联合作战,夺得三河战役之捷,迫使清军从安庆外围败退,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丽水

    战国楚地。即今广西漓江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》:“荆南之地,丽水之中生金,人多窃采金”,即此。顾观光《七国地理考》以为即今云南金沙江。

  • 王叡

    434—481北魏太原晋阳(今山西太原西南)人,字洛诚。羌族。解天文卜筮。容貌伟丽,为文明太后所宠,超迁给事中。旋为散骑常侍、侍中、吏部尚书,赐爵太原公。太和四年(480),迁尚书令,进爵中山王。出入

  • 阿萨兰回鹘大王府

    亦称阿思懒王府。辽之北面属国官署。一说即高昌国大王府。一说为辽统驭哈喇汗朝或割禄部的治所。《辽史·百官志》:“辽制,属国属部官,大者拟王封,小者准部使,命其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。”因所任使之回鹘首领带

  • 均输法

    王安石新法之一。颁行于熙宁二年(1069)七月。针对汴京物资需要和东南六路供应严重脱节,造成富商乘机牟利、农民困于征税的情况,扩大主持六路物资运输工作发运使的职权,使之兼领都大提举江、淮、两浙、荆湖、

  • 掣割

    清官府检查盐商运销食盐和盐引是否相符之手段。商人运盐,须经批验所依数过秤,引、盐相符者放行,溢斤者割没。每引割没不超出三四斤至七八斤,如夹带过多或掣官虚填溢额,商则计引科罪,官则计斤坐赃。

  • 昭君墓

    相传为西汉元帝时,远嫁匈奴单于,受封宁胡阏氏(王后)的王昭君(名嫱)之墓。因远望墓表黛色冥濛,故又称青冢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、大黑河南。占地约五十亩,高30余米,有土阶可登。建国后进行修整。墓前

  • 张公素

    唐范阳(治今北京城西南隅)人。从幽州列将升至平州刺史。咸通十三年(872),卢龙节度使张允伸死,他乘机率兵入幽州,逐允伸子简会。朝廷即任之为节度使。性暴厉,人称“白眼相公”。乾符二年(875),为部将

  • 湖南财政说明书

    书名。清末湖南清理财政局编。二十二卷。宣统元年(1909)该局成立,即委员清厘省内一切款项出入,遂成此编。首冠财政、丁漕、盐务总说等。入款有田赋、漕粮、租课、盐课税厘、茶课税厘、杂税、厘金、杂捐、官业

  • 蜀汉后

    後)主(207—271即刘禅。三国时蜀汉皇帝。公元223—263年在位。字公嗣,小字阿斗。刘备子。十七岁继蜀汉帝位,由丞相诸葛亮辅政,亮死后宠信宦官黄皓,朝政渐坏。炎兴元年(263),魏将邓艾率军入蜀

  • 奏事官

    官名。金枢密院置。源于宋代。有承受圣旨、奏事、省院议事等专责。承受圣旨系由皇帝单独召见,宣授旨意。退后可向下传达圣旨,或与近侍局批写。奏事系有必须奏请皇帝裁夺之事,入殿上章题奏,退后须立文字为据,称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