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振声
明陕西米脂人。崇祯进士。官至御史。崇祯十六年(1643)于湖广降李自成,任兵政府侍郎。次年农民军克北京,任刑政府侍郎。一说任工政府侍郎。另一说拒降起义军,被杀。
明陕西米脂人。崇祯进士。官至御史。崇祯十六年(1643)于湖广降李自成,任兵政府侍郎。次年农民军克北京,任刑政府侍郎。一说任工政府侍郎。另一说拒降起义军,被杀。
1826—1905清安徽庐州(今合肥)人,字仲良。咸丰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同治元年(1862)调赴李鸿章淮军军营,在苏南、浙西一带同太平军作战。五年授江苏按察使,从曾国藩、李鸿章镇压捻军。光绪元年
官名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)置。东京(今河南洛阳)夏官府吏部次官,佐吏部下大夫掌东京六府官员选举。正三命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转运使、副使之通称。
即“希迁”。
书名。唐武则天敕编。三卷。为中国第一部官修农书。唐时曾经普遍传录,用以教导农民。《旧唐书·文宗纪》:“太和二年(828)二月庚戌勅,李绛所进,则天太后删定《兆人本业》,宜令所在州县写本散配乡村。”唐亡
南宋宝庆三年(1227)以果州为“理宗初潜之地”,升顺庆府。治南充县(今南充市北,明移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南充、西充、蓬安等市、县地。蒙古至元四年(1267)改置东川路,后改为府,元至元十五年复为顺庆府
1260—1336元汪古部人,字子敬。按竺迩孙,赵国宝子。至元二十六年(1289),任监察御史,劾桑哥不法事。成宗、武宗时,历任安西路总管、四川肃政廉访使、陕西行台侍御史。清理壅滞文牍,赈灾救民,除军
《易》学名词。指人类社会制度、文化教育。与天文相对。《易·贲彖》:“刚柔交错(今本无此四字,郭京本有),天文也。文明以止,人文也。观乎天文,以察时变。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”意谓天象是阴阳并陈迭运,刚
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。在河南洛阳西郊涧河右岸。1959—1960年进行两次发掘。文化堆积层厚3米左右,内涵丰富,除上层有周以后的文化堆积外,新石器时代文化可分为三期:一期属仰韶文化,三期属河南龙
官署名。隋炀帝始置于东都洛阳建国门外,以接待周边少数民族及外邦使者,并与之贸易。馆下置四署,东方曰东夷使者署,南方曰南蛮使者署,西方曰西戎使者署,北方曰北狄使者署。各以使者一人主之。后罢,其职隶鸿胪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