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李元昌

李元昌

?-643

唐高祖第七子。有勇力,善骑射,工书画。武德三年(620)封鲁王。累迁梁州都督,改封汉王。在州行为不法,为太宗所责,乃与太子李承乾谋反,事败赐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麦孟华

    1875—1915清末广东顺德人,字孺博,号驾孟。举人出身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赴京应试,与梁启超规划救国政略。参加公车上书。旋参加强学会,任《万国公报》撰述。二十三年与梁启超等人创不缠足会于上海

  • 阿里哈昂邦

    即“阿里哈案班”。

  • 竖炉

    冶铸用语。古代金属冶炼、熔炼的主要设备。其实物始见于商代晚期。今存年代较早的化铜竖炉在安阳殷墟、洛阳北窑的西周铸铜遗址,年代较早的炼铁、化铁竖炉分别在河南西平、登封等战国遗址均有出土。汉代炼铁竖炉多呈

  • 冬春米

    利用冬季天燥米干,进行加工以减少稻米损耗的方法。宋代出现。选择腊日春米,舂后藏之于土瓦仓中,可以经年不坏。《石湖居士诗集》有其记载。至今农户还采用。

  • 普名声

    ?—1636亦作普明声、普名胜、普名升。明云南阿迷州(今开远)人。彝族。马者哨土目普维藩之子。父死袭职。天启二年(1622),以征调有功,授土守备职衔。五年,升阿迷州土知州世职,后渐不服调度,于崇祯五

  • 回中道

    关中平原与陇东高原间的交通要道。南起汧水河谷,北出萧关,因途经回中得名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元封四年(前107)行幸雍(今陕西凤翔南),“通回中道,遂北出萧关”。《续汉书·来歙传》:建武八年(32),来

  • 漕斛

    亦称仓斛。漕粮量具。因涂红色,又称红斛。一般五斗为一斛,但仓场收漕粮京仓增加百分之二十五,通州仓增加百分之十七,为此种容量特制之铁斛,谓之漕斛,顺治十年(1653)定式颁发。

  • ①官名。(1)战国时县级行政机构长官。秦汉时大县置令,小县置长。魏晋至唐宋县皆置令。元改县尹,明清改称知县。(2)汉代中央政府所属机构长官及诸侯王国官员如尚书令、中书令及九卿所属各官署令、长亦多称令。

  • 天授

    年号。(1)周武则天年号(690—692)。凡三年。(2)大理段正淳年号(1096)。

  • 哈赤

    元大印子马群放牧者及掌管马群者。《元史·兵志三》:“马之群,或千百,或三五十……牧人曰哈赤、哈剌赤;有千户、百户,父子相承任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