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祐樘
即“明孝宗”。
即“明孝宗”。
即“马复初”。
宋理学家提倡的道德修养的方法。源出《易·说卦》:“穷理尽性以至于命。”意谓“穷极万物深妙之理,究尽生灵所秉之性”(唐孔颖达疏),以卜知命之短长、吉凶。北宋张载主张以“穷理为先”,认为穷极万物之理,才能
即“常衮①”。
唐宦官。初隶东宫,事太子李适(德宗)。建中四年(783),泾原兵变,德宗逃奉天(今陕西乾县),与霍仙鸣率宦官及亲王左右从奔。故德宗令典禁卫军。兴元初,德宗忌宿将难制,使其监神策左厢兵马使,权震朝廷。贞
官名。(1)军中司法官。春秋始置。《史记·司马穰苴列传》:“召军正问曰:‘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?’对曰:‘当斩。”’两汉三国军中多置。《汉书·胡建传》颜师古注:“南北军各有正,正又置丞。”时监军御史穿北
宋翰林学士院的别称。元以后常沿用以称翰林院,亦称词苑。
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制订。共计二十条。章程规定,按照中小学课程门目分类编纂课本,即经学、史学、地理、修身伦理、诸子、文章、诗学等课本,共计七门。对每门课本的主要内容、编纂宗旨原则、方法步骤均有明确
727—781唐凤翔天兴(今陕西凤翔)人,字公南,人称小杨山人。初为河西节度使吕崇贲幕僚,后召为司勋员外郎,迁中书舍人,与常衮同知制诰,文笔雄丽,时称“常杨”。元载为相,擢为吏部侍郎、史馆修撰。载被杀
523—586隋京兆(治今陕西西安)人,字仲乐,祖籍朔方(治今陕西子长东南)。善驰射,通兵法。仕北周,年十八,因讨突厥功,为仪同三司。后屡立战功,进位柱国,任豫州总管。与杨坚友善。大象二年(580),
纳西族古代大型乐舞组曲。分序曲等十个乐章。使用竹笛、芦管、二胡、中胡、琵琶、胡拨、二簧(京胡)、瑟、响板等乐器演奏。间以歌唱、舞蹈。常用于喜庆宴席,部分也充作奠乐。曲调委婉抒情,为纳西人所挚爱。其起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