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册长官司
土司名。元末明玉珍改木册安抚司置。明洪武六年(1373)归明,长官田姓。寻叛,废。永乐四年(1406)复置。治今湖北宣恩东南,居民主要为土家族。清初改为木册土司,后废入宣恩县。
土司名。元末明玉珍改木册安抚司置。明洪武六年(1373)归明,长官田姓。寻叛,废。永乐四年(1406)复置。治今湖北宣恩东南,居民主要为土家族。清初改为木册土司,后废入宣恩县。
太平天国印书。即《新约》圣经。清咸丰三年(1853)刊行。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收藏原刻本《马太传福音书》一卷。十年修改再版,共五卷,称《钦定前遗诏圣书》。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收藏。内有天王洪秀全眉批多
①宋代兵部、刑部、工部侍郎统称。②官名。北宋元丰改制后置,掌户部右曹之事。
见“焉耆一龟兹文”。
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。明万历中,黔帅李应祥败杨应龙之兵,屯张王坝,与诸路合师共破播州,即此。
报纸名。日本在华舆论机关。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日(1908.11.3)在大连创刊。金子平吉任社长兼主编,村田孜郎参与编撰。初时日出四页,后扩为八页。
科举考试用语。唐时,常举之外,有进献文章及著述者,由本司或中书省试之,中者予出身,故称。
明时瓦剌首领也先和鞑靼部长孛来先后使用之称号。
又称《曹景完碑》。全称《郃阳令曹全碑》。东汉碑刻。灵帝中平二年(185)立。明万历初在陕西郃阳县(今合阳县)莘里村出土。碑为曹全门下掾王敞等所立。无额,八分书。共二十行,行四十五字上下,共八百五十余字
?—8西汉右扶风槐里(今陕西兴平东南)人。王莽居摄二年(7),东郡太守翟义起兵反莽,乃与赵朋率众响应。自称将军,烧官府,杀右辅都尉、斄令,谋攻京师长安,众至十余万。莽急拜卫尉王级为虎贲将军,率兵西击。
清光绪十年十一月(1885.1)塔城参赞大臣锡伦与俄国领事巴尔喀申签订。据光绪九年《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》,巴尔鲁克山仍是中国地方,准俄属哈萨克牧民借牧十年,中国牧民不得迁往。十九年订《中俄收回巴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