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司
官吏和官署的泛称。古代设官分职,各有专司,故称。《利簋铭》:“命汝辟百寮、有司事。”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有司请令县道,八十已上,赐米人月一石、肉二十斤、酒五斗。”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有司承旨奏(石)统,将加重罚。”历代沿用。
官吏和官署的泛称。古代设官分职,各有专司,故称。《利簋铭》:“命汝辟百寮、有司事。”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有司请令县道,八十已上,赐米人月一石、肉二十斤、酒五斗。”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有司承旨奏(石)统,将加重罚。”历代沿用。
清代左副都御史之俗称。
书名。清乾隆五十六年(1791)敕撰。三十二卷。记乾隆末安南用兵始末。有内府本。
清初圈占民人土地辟为庄田、牧场,安置东来旗人。顺治二年(1645)“令民地为旗人指圈者,速以他处补给,美恶务令均平”,是为圈拨。十年停止。
历(歷)书名。近人柏文蔚撰,作于1932年,稿本。记是年著者五十七岁前事,凡个人家世与革命经历、清末政局、岳王会、南京光复、“二次革命”、欧事研究会和孙中山、黄兴、宋教仁等人的活动均一一记叙并加以评论
?—1646明福建晋江(今泉州)人,字申葆,号八公。天启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崇祯时累迁礼部右侍郎。十五年(1642),进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,预机务。次年,进《御览备边册》。因屡奏行钞法及增派“练
北宋成都(今属四川)人,字廷珍。治平进士。以左朝请郎知蜀州事。嘉祐中,《新唐书》成,甚负时誉,他独指摘其中讹误,著《新唐书纠谬》。并推本其由,历举史馆修书之失有八,如责任不专,课程不立,多采小说而不精
蒙古语“四十四”之意。明代全蒙古的统称。亦作四十四部、四十四万户、四十四万人众。言蒙古人户之多,非实指。
1679—1732即胤祺。清圣祖第五子。康熙三十五年(1696),从征噶尔丹,领正黄旗大营。三十七年,封贝勒。四十七年,太子允礽被囚,他亦遭拘禁。次年释放后被封为恒亲王。
1067—约1120北宋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,字恭叔,学者称浮沚先生。元祐进士。元丰间,与许景衡、刘安节、刘安上、戴述、赵霄、张煇、沈躬行、蒋元中同游太学,号称永嘉九先生。惟他与景衡亲见程颐,得其所传
新疆南部若羌、且末及和田一带地下出土之木质简牍。上为吐蕃文字。藏语称为byangbu,又称为Khram。学术界称吐蕃简牍。大致是吐蕃占有西域(670—692,755—868)时期,在当地遗留的文牍。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