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晳
即“曾点”。
即“曾点”。
古西域地名。原音Mangalai Suyah,意为向阳,也称向阳区。察合台汗分封给杜格拉特部首领乌尔秃布之领地,在今新疆西部及中亚费尔干纳地区。其地东南至且末、若羌一带,西至费尔干纳西边,西北至伊塞克
1088—1160宋婺州永康(今属浙江)人,字仲晖。政和进士。早年附蔡京,得改秩为考功员外郎。高宗时历中书舍人,迁给事中、直学士院。绍兴九年(1139),兼侍读,旋以佥书枢密院事至东京检视宫室,复奉命
见“靖难之役”。
即“乌古论长寿”。
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创设于江宁(今南京)。参用东西洋新理,改良土法,求栽桑养蚕缫丝等法。置学习部、试验部、事务部,分任教授学课、考试生徒、试验成绩、调查事业与桑树、蚕、茧丝、器具之试验及
?—1900清内务府汉军正白旗人,杜氏,字松岩。同治进士。初为礼部主事。光绪八年(1882)迁鸿胪寺少卿。建言八旗官学废弛,宜变通章程。后任光禄寺卿、通政使参议、内阁侍读学士。中法战争时,上疏主张慎选
元末明初人。吴元年(1367)以才学举,授大理寺少卿,参与编定律令。洪武初,历官广西、四川参政,进刑部尚书。六年(1373)详定《大明新律》,经太祖审裁,颁行全国。
清乌孜别克人。浩罕军官阿古柏次子。同治四年(1865)随父侵入新疆。光绪三年(1877)父死,在喀什噶尔(今喀什)附近杀其弟海古拉自立。冬,清军至,亡命俄国。
清广西桂平人。初参加金田起义。属石达开部。咸丰七年(1857)随石自赣转战浙、闽、湘、桂,封豫爵。十年与童容海等离石达开,次年改隶李秀成部,封佐将。旋随李容发攻克绍兴,转战苏南等地。擢升主将、朝将。后
又作桥、娇、乔。相传为舜之祖、瞽叟之父(《大戴礼记·帝系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