斜也
即“完颜杲①”。
即“完颜杲①”。
宋代瓷窑。在河南修武当阳峪。北宋时极盛。产品与磁州窑相类。白地釉下彩绘划花及剔花器是其代表作,质量较磁州窑更精美。一种内白外黑,以锥刺纹为装饰的小罐,是该窑的独特品种;绞胎器纹理对称整齐,犹如禽鸟羽毛
?—740唐濮州濮阳(今河南濮阳西南)人。举明经,补婺州参军,秩满授郑县尉。以清节显,擢大理评事。开元四年(716),迁监察御史,按事至安西,入突骑施帐。突骑施馈以金,固辞不得,埋于幕下。出境,移文令
书名。一作《圣朝年代记》。唐焦璐(一作焦潞)撰。十卷。记高祖至宣宗史事。已佚。《资治通鉴考异》有征引。
一名遮虏障。西汉太初三年(前102)路博德筑于居延泽上,以遮断匈奴由此侵入河西之路。至今遗址犹存。
古代受过训练而有拳勇的士兵。《吕氏春秋·简选》:“老弱罢(疲)民,可以胜人之精士练材。……此不通乎兵者之论。”高诱注:“练材,拳勇有力之材。”
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制订。共计二十条。章程规定,按照中小学课程门目分类编纂课本,即经学、史学、地理、修身伦理、诸子、文章、诗学等课本,共计七门。对每门课本的主要内容、编纂宗旨原则、方法步骤均有明确
吏职名。隋于光禄寺太官署置二千人,唐因之。初为一千五百人,永徽中加至二千四百人。又太子家令寺食官署亦置四百人。
战国时人。秦赵长平之战时,秦为孤立赵,许魏割韩之垣雍(今河南原阳西)。他劝魏安釐王与赵合纵攻秦,勿为秦之割地空言所欺。见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。
书名。清励宗万奉敕撰。不分卷。宗万奉乾隆帝之命,对北京古迹进行调查,将调查所得,撰成是书。书中将北京划东、西、南、北四区,共列古迹四十六处,对每处古迹皆先引前人记述,再叙当日存毁情况。前有自序说明调查
即“貂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