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饮局
官署名。元代置,秩正五品,掌内府饮食。
官署名。元代置,秩正五品,掌内府饮食。
土司名。明置。在今四川叙永县古宋区。原为元代之九姓罗氏蛮夷长官千户所。洪武二年(1369)任福从傅友德入蜀招抚羿蛮有功,遂改长官司,命其统之。成化元年(1465)因征都掌蛮而升安抚司。天启六年(162
阶官名。北宋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左班殿直置,正九品,属小使臣。
1442—1521明浙江新昌人,字世光,号五山。成化进士。历官宜兴知县、河南知府、四川布政使等。弘治十八年(1505)以刑部侍郎兼左佥都御史阅实河南、湖广、陕西户口,得二十三万余户。正德六年(1511
1558—1639明松江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字仲醇,号眉公、麋公、一腐儒、扫花头陀、顽仙等。初以文才为三吴官宦、名士所器重。因屡试不中,于万历十四年(1586)焚弃儒士衣冠,绝意仕进,隐居昆山,后移
官名。东汉有直事尚书郎,谓署郎当次值者。三国魏因之。西晋武帝沿置,为尚书三十五曹之一,在尚书诸曹郎之上。东晋后省之。
官名。隋炀帝始于诸郡各置一人,位次太守,协助掌本郡政务。京兆、洛阳则称内史。
即多马亚。官名。商代置。武官多马的长官。参与对外族的征伐及王室田猎活动。
官署名。辽代置,为南面官。掌庆礼奉表、文武官及外使朝见辞谢引导序班,以及勘箭等事。设閤门使、副使等职。金代亦在閤门司设东上閤门使,掌签判閤事。
官名。北魏太和十五年(491)置。十七年定为三品上。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罪名。汉代凡官吏犯有贪污受贿、侵占公物等不法行为,即构成赃罪。犯有赃罪的官吏称为“赃吏”。汉法以赃罪最重,赃至十金,辄从重论处。纵得免死,亦禁锢终身,剥夺担任官职的权利,至罪及子孙。据《汉书·贡禹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