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营使司
官署名。南宋建炎元年(1127)置,总领行在军政。设御营使以宰相兼,御营副使以执政兼。其属有参赞军事,以侍从官兼;提举一行事务,以大将兼。将佐有都统制及五军统制等。三年依令仅辖行在五军,其余边防事务归三省、枢密院。四年罢,兵权皆归枢密院。绍兴三十二年(1162)复置,仅掌殿前忠勇等军,不久即罢。
官署名。南宋建炎元年(1127)置,总领行在军政。设御营使以宰相兼,御营副使以执政兼。其属有参赞军事,以侍从官兼;提举一行事务,以大将兼。将佐有都统制及五军统制等。三年依令仅辖行在五军,其余边防事务归三省、枢密院。四年罢,兵权皆归枢密院。绍兴三十二年(1162)复置,仅掌殿前忠勇等军,不久即罢。
十六国时人。仕前燕历尚书右丞、左丞。后慕容评专权,政以贿成,乃上疏建议革新政治。燕主慕容不纳。
官署名。(1)明代户部十二属部之一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,改原民部、度支部、金部、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,各以布政使司为别,山东部为其中之一。领山东布政司户口、钱粮等事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
清末革命团体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春夏间,陶成章与龙华会首领张恭、沈荣卿拟议建一团体,将江、浙、皖、赣、闽五省秘密会党熔铸为一,定名革命协会,并拟订了章程。未及就绪,因张恭策划浙江起义事泄被捕,该
古代计时仪器名。利用滴水多少来计量时间,亦称“刻漏”、“壶漏”。《初学记》:“昔黄帝创观漏水,制器取则,以分昼夜。”一般认为:中国漏壶起源于公元前三四千年的原始公社时期,发展于夏、商时代。《周礼·夏官
法典名。三十一卷,三百六十八道。五代后晋天福四年(939),御史中丞薛融等奉诏详定后唐明宗朝编敕,是年令有司写录,与格、式参用。已佚。
即“还冤志”。
即茶税。宋以后又称茶课。《宋史·程之邵传》:“元符中复主管茶马,市马至万匹,得茶课四百万缗。”《明史·食货四》:“其他产茶之地,……商人中引则于应天、宜兴、杭州三批验所;征茶课则于应天之江东瓜埠。”详
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。稍北又有小漫天岭相连。为蜀道险要之地。北宋乾德中,王全斌率军伐蜀,蜀人于此置大、小漫天两寨据守,为宋师所破,即此。
又译亦难。吉里吉思等突厥语部族首领称号。
春秋小国。妫姓。相传为唐虞之后,始封君为商汤时虞遂,在今山东肥城市南。为齐所灭。《春秋》庄公十三年(前681):“齐人灭遂”;《左传》:“春,会于北杏以平宋乱,遂人不至。夏,齐人灭遂而戍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