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林
地名。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王莽地皇三年(22)陈牧、廖湛等在此领导农民起义,号“平林兵”。西晋置县,唐武德八年(625)废。
地名。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王莽地皇三年(22)陈牧、廖湛等在此领导农民起义,号“平林兵”。西晋置县,唐武德八年(625)废。
仆(僕)①即“尚书右仆射”。参见“尚书仆射”。②即“行台省尚书右仆射”。参见“行台尚书省”。
元西域人,本名阿鲁丁,字元鼎,以字行。先祖玉速阿剌,从成吉思汗征战,为功臣,子孙以玉为氏,或误为王。居于金陵(今江苏南京)。至大、皇庆间入国子学,从吴澄学,官至翰林学士。善作曲。著有《古今历代启蒙》。
古代青铜器纹饰。纹形为两端回钩的双道粗线构成的扁长图案,中间类似龙首,上有巨目。盛行于西周中、晚期,春秋、战国时期仍有沿用。
1645—1701清满洲正白旗人,栋鄂氏。世祖孝献皇后弟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袭伯爵。三藩之乱,从安亲王岳乐征吴三桂,以功擢领侍卫内大臣,列议政大臣。康熙二十九年(1690)参加乌兰布通之战,败噶尔
官署名。清代置,为内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居住之馆舍。设监督一人掌馆事,下设大吏、小吏等佐理馆务,另设捕盗章京一人,由步军统领衙门派充,专司保护蒙古人。初隶理藩院,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隶理藩部。
469—520南朝梁吴兴故鄣(今浙江安吉西北)人,字叔庠。梁武帝时任奉朝请,撰《齐春秋》。书中称武帝曾为齐明帝辅佐,致触武帝之怒,令焚其书,并免官。后又被召见,使撰《通史》,草本纪、世家已毕,列传未就
科举考试用语。唐宋指省试,明清指会试,因由礼部主持,故名。
?—1863又名杨三腥、杨兴。回族。清同治二年(1863)正月与飞刀马二等率绥定(今新疆霍城县治)回族兵民起义,攻塔尔奇(今霍城县境)。因惠宁(巴彦岱)等地回民未及同时行动,遭清军镇压,被捕遇害。
又称大千世界。佛教名词。佛教指释迦牟尼所教化的范围,由十亿“小世界”组成。据佛经的说法,以须弥山为中心,铁围山为外廓,其内七山八海交互围绕,为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即一“小世界”;一千“小世界”为一“小
学校名。相传为夏代所置之教育机构。相当于周代的太学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。”郑玄注:东序,“亦大学,在国中王宫之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