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平山

平山

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孟门东南有“平山,平水出于其上,潜于其下,是多美玉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平官

    唐代南诏中央最高级的官员。凡六人,称“坦绰”、“布燮”及“久赞”等,职位相当于唐朝的宰相。每日参见诏主议政。其中一人为内算官,代诏主判押处置文书(等于唐朝的平章事),二人为副内算官(同平章事)。二人为

  • 灵丘县

    战国赵邑。西汉置县。治今山西灵丘县东。属代郡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周勃“击(陈)豨灵丘,破之,斩豨”。东汉废。北魏复置,治今灵丘县,为灵丘郡治。隋末废县,唐武德六年(623)复置,属蔚州。金贞祐二

  • 南齐书

    书名。南朝梁萧子显撰。原名《齐书》,北宋时始加南字,以别于唐李百药所撰《北齐书》。本六十卷,唐玄宗开元中亡其《序录》一卷,今存五十九卷。记南朝齐一代二十三年的历史。纪传体。有纪八卷、志十一卷、传四十卷

  • 春申台

    战国楚国台名。故址在今安徽寿县东北隅,楚春申君黄歇筑。

  • 典瑞院

    官署名。元代置,掌宝玺、金银符牌。世祖中统元年(1260),始置符宝郎二员。至元十六年(1279),立符宝局,给六品印。十七年,升正五品。十八年,改典瑞监,秩正三品。大德十一年(1307),升典瑞院,

  • 印绶监

    官署名。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洪武二十八年(1395)置,掌古今通集库(又称质慎库)并铁券、诰敕、贴黄、印信、勘合、符验、信符诸事。设太监一人,正四品;左、右少监各一人,从四品;左、右监丞各一人,正

  • 偏桥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。在今贵州施秉县。属湖广都司。地控黔、楚通道,驻有重兵。明万历中,杨应龙为乱,袭此而断黔、楚路;天启初,安邦彦反,犯此以危黔贵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)废入施秉县。

  • 西曹掾

    官名。东汉、三国魏、晋诸公、位从公府僚属,为西曹长官。掌府吏署用事。东汉秩比四百石。北齐司州、诸县亦置,司州所置位书佐下,已非西曹长官。

  • 孙思恭

    北宋登州(治今山东蓬莱)人,字彦先。登进士第后遭父丧,即不愿为官。经二十年始为宛丘县令,复因反对转运使在水灾之年调春夫服役而弃官。后经吴奎荐引,补国子直讲。英宗朝任皇太子说书及侍讲。神宗即位,擢天章阁

  • 生徒

    旧指学生、门徒。《后汉书·寇恂传》:“恂素好学,乃修乡校,教生徒,聘能为《左氏春秋》者,亲受学焉。”唐代国子监所辖六种官学及广文馆、弘文馆、崇文馆等学馆中的学生亦称生徒,可参加科举考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