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剡录
书名。唐郑言撰。一卷。大中十三年(859),裘甫领导农民在浙东起义,于咸通元年(860)攻下剡(今浙江嵊州西南)诸县,唐浙东观察使王式统领重兵镇压。六月,裘甫被俘就义。本书记述事件经过。已佚。《资治通鉴考异》有征引。
书名。唐郑言撰。一卷。大中十三年(859),裘甫领导农民在浙东起义,于咸通元年(860)攻下剡(今浙江嵊州西南)诸县,唐浙东观察使王式统领重兵镇压。六月,裘甫被俘就义。本书记述事件经过。已佚。《资治通鉴考异》有征引。
886—908即杨渥。五代时吴国君。公元905—908年在位。太祖杨行密长子,字承天(一作奉天)。父死,承制为淮南节度使,称吴王。取岳州、洪州。但素无威望,既得江西,骄侈益甚,杀逐父时旧将,自设卫队“
古代礼仪用器。六种瑞玉之一。用玉制成,作弯月形,状如半璧,有的有纹饰,两端有穿系用的小孔,可用为佩饰。始见于新石器时代。璜
约249—约310西晋高平昌邑(今山东巨野南)人,字允源。武帝时,历仕尚书都令史、鄱阳内史。修庠序,招学徒。卒于阳。著有《江表传》。又曾为《春秋》经、传作注。
篇名。近人章炳麟撰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载于《民报》第十六号。认为“世界本无”,故以无政府、无聚落、无人类、无众生、无世界为最高理想。以有民族必有国家,有国家必有政府,而共和政府于祸害为差轻,固不
1604—1676明末清初湖广孝感(今属湖北)人,名正葵,字端伯,号鞠陵,又号青溪道人。明崇祯进士。入清改名正揆,为光禄寺卿,官至工部侍郎。顺治十四年(1657)去职。善山水,初师董其昌,后自出机轴,
1817—1871清江苏阳湖(今常州)人,寄籍顺天大兴(今属北京市),字季咸,号次山。道光进士。初任御史,后历任长沙知府、岳常沣道。任内与太平军作战,镇压当地反清斗争。同治二年(1863)升任湖南巡抚
本战国赵南行唐邑,西汉置县。治今河北行唐县东北。为常山郡都尉治。东汉至西晋属常山国或常山郡。后改为行唐县。
书名。唐李珣撰。五卷,一说二卷。记载南海郡县药物的产地、性状和主治等。已佚。部分内容散见于后世医著中。
简称江东道。唐十五道之一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)分江南道置。治苏州(治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润、常、苏、湖、杭、睦、歙、婺、越、台、括、建、福、温、汀、明、衢、泉、漳等州。相当今浙江、福建两省及江苏长江以
①梵文Madhyamapratipad 的意译。佛教名词。中者,不二之谓。佛教认为,一切事物和现象具有“二边”(如生与灭、断与常、同与异、来与去等对立双方),对此无所偏倚,无所肯定,取超然态度,即是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