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常服

常服

皇帝、太子、后妃、诸王、百官及命妇通常穿戴之服。历朝历代制度不同。隋代皇帝听朝,以赭黄文绫袍,乌纱帽,折上巾,六合靴,与贵臣通服。百官常服同于庶民。唐初,以赭黄袍、巾带为常服。腰带则一、二品銙以金,六品以上以犀,九品以上以银,庶民以铁。太宗常服为有袴褶与平巾帻,通用翼善冠。其后,以紫为三品之服,金玉带,銙十三;绯为四品之服,金带,銙十一;浅绯为五品之服,金带,銙十;深绿为六品之服,浅绿为七品之服,皆银带,銙九;深青为八品之服,浅青为九品之服,皆鍮石带,銙八;黄为流外官及庶民之服,铜铁带,銙七。中宗以后文官以紫黑絁为巾,赐供奉官及诸司长官,有罗巾、圆头巾子,后遂不改。明代皇帝乌纱折角向上,亦名翼善冠。黄袍,盘领窄袖,带用玉、皮靴。文武官乌纱帽、团领衫、束带。公侯驸马伯与一品为玉带,二品花犀带,三品金鈒花带,四品素金带,五品银钑花带,六、七品为素银带,八、九品及未入流官乌角带。服花、花样,亦依品级有严格规定。如公侯驸马伯为麒麟、白泽,文一品为仙鹤,武一、二品为绣狮子等。命妇为颜色圆领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质库

    古代经营抵押放款之店铺。亦称质舍、质肆、解库等。初见于南朝。唐代经济发展,贵戚、官僚、寺院、富商地主皆经营之,五代时并有官营者。质者以金银财物送质库折价,换取押款,到期后还本付息将原物赎出。此种贷款取

  • 岁进士

    明清岁贡的别称。

  • 供给

    官名。又称“供给官”。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,属“外帘官”。负责分送考场各官员之膳食、柴炭、笔墨、纸张等。

  • 对数简法

    书名。清戴煦著。二卷。成书于道光二十五年(1845)。主要研究常用对数造表法。为克服《数理精蕴》介绍的对数造表法开方繁复的缺点,讨论了更为简捷的开方法。介绍的主要方法为“开方第一术”(首次给出二项式开

  • 王辩

    563—618隋冯翊蒲城(今属陕西)人,字警略。少通兵书,善骑射。仕北周为帅都督。入隋,为大都督、车骑将军。参与平汉王杨谅从征吐谷浑及高丽,俱有功。迁虎贲郎将。大业末,献攻灭起义军方略,镇压高士达、郝

  • 王之臣

    明陕西潼关卫(今潼关)人。万历进士。授知县,累迁宣大巡抚。天启六年(1626)经略蓟辽,因与袁崇焕不协,受命专督关内。次年任兵部尚书,不久代袁崇焕督师,兼辽东巡抚。崇祯元年(1628)召还。著有《行边

  • 元和郡县图志

    书名。即《元和郡县志》原名。北宋时,载于各镇之首的地图佚去,世称此书已多去“图”字。

  • 中外大事报

    杂志名。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日(1899.8.15)在上海创刊。旬刊。朱凤衔、高翔经理,天记书局发行。言论倾向维新派。设论说、杂文、外论汇译、训政实录、各国近事、各埠近事、路透汇电、海国丛谈等栏目。发

  • 吐屯

    突厥语音译。又作吐屯发。古代突厥汗国官名。由可汗派遣,常驻属国,负责监督行政和征收赋税。世袭,无员限。《周书·突厥传》:“大官有叶护,次设,次特勤,次俟利发,次吐屯发,及余小官凡二十八等,皆世为之。”

  • 宝丰监

    见“宝源监”。